这一期我有点不知道开场白了,因为我的电台名字还叫“软件那些事儿”,但是公众号被永久封了,不要问我为什么封,我和大家一样,不知道原因,应该是不能讲《史记》,当然,这也是我瞎猜的。我的新公众号叫“忽软忽硬”,如果觉得我做的电台还可以的话,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新的公众号,以前有接近2万关注量吧,现在找回来了几百人,非常令人沮丧,感觉一夜回到5年前。这也说明了我在前几期里请求大家不要举报是没用的,我又自作多情了,想举报你的人是不会手下留情的。不过呢,生活总要继续,电台还是会继续录下去的,这一期接267期,继续讲SONY的故事,这一期主要是讲一下SONY创始人的家族。
Sony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出生自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富裕的家庭,他的家族世代是做酒的,如果盛田昭夫不去做Sony,而是去做酒的话,那他就是第15代传人。但是,他没有选择去做酒,而是从盛田酒业里拿了19万日元,去做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这个公司,也就是Sony公司的前身。虽然Sony公司现在在IT界仍旧是舞台中央的一员,但是,我相信,Sony也许有一天会破产,但是盛田酒业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盛田昭夫的弟弟当了盛田酒业的第15代传人,现在酒还在做。我相信酒这东西,再下去15代,还是有人会喝的,“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酒,确实是个好东西。
盛田酒业做的是米酒,在日本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盛田酒业家的品牌叫“子日松”酒,如果有在日本的朋友,可以在网上订一瓶尝尝,750ml,300多块钱,还可以接受的价格吧。我不爱喝酒,如果有喝酒的场合,我也喝点,我不知道我喝的日本的米酒是不是正宗的,反正我觉得日本米酒和绍兴酒,味道非常一样。这只是我的感觉,我对酒一点兴趣也没有,了解我的人都知道,非必要场合,我是不沾酒的,我有一句口头禅:常温的啤酒不如尿。如果在夏天,有一杯常温的啤酒,有一杯尿,必须二选一的话,我宁可喝尿。
盛田公司还出酱油,豆瓣酱,醋什么的,这个在日本的sony粉丝可以买点尝尝,在中国的就算了,不够邮费的,估计也好吃不到什么地方去。他们的家族企业搞了15代,假设每代是20年的话,也有300多年了。据说盛田家的商标“子日松”来源于一本日本的诗选《万叶集》,说日本宫廷有一个传统,每年的正月初一,中国也过这一天,这一天日本人称之为子日,宫廷里的人会去野外挖一颗小松树,种在花园里,这种松树就叫子日松,他们家以此命名了自己的产品线,注册了子日松的品牌。我觉得他们还是比较有文化的。我的新公众号叫“忽软忽硬”,我本来想起名“子日松”的,但是一想到我是有时候讲软件,有时候讲硬件,就叫“忽软忽硬”好了。
如果你能把一个企业搞上15代人,300多年,再加上日本是一个私有制的国家,不会像苏联一样,有人敲门,让你把企业自愿捐给国家,所以肯定会积累大量的财富。盛田家就是如此,拥有大量的财富,这个家族不但拥有大量的不动产,还养了大量的“艺人”,比如加工瓷器的,加工漆器的,而且家里拥有大量的收藏品。这些收藏品,是可以在关键时候换在钱的,至少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帮助了sony公司。拿出几件藏品,一卖,就能拯救一家公司。
盛田昭夫的爸爸继承家族造酒行业以后,经营出现了问题,他爸爸就变卖了一些古董,就把企业给救活了。至于他家里富有到什么程度,我是没法想象的,毕竟我是穷人,我看他写的自传里,仍然写了自己的“痛苦”,这也无可厚非,贾宝玉也有自己的痛苦,比如大观园这么大,走起路来好累,比如每次做那么多菜,都不知道选什么好了。
基本上呢, 盛田昭夫童年的痛苦也类似于贾宝玉吧,什么他不认识水稻,作为酿酒行业的后代,不认识水稻怎么可以呢?他爸爸很生气,就开车带着他去他家的庄园里看水稻长的什么样子。总之,这种痛苦我是无法体会的,我从小就认识各种农作物,不但认识,还要亲自去地里干活,我会割麦子,掰玉米,除草,还会种姜种蒜……说实在的,我在干农活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干农活的农民,很多人不能称之为辛苦,而是纯粹的脑子有问题。我是农民,但是我真的瞧不上大部分的农民,他们真的是太没有创新精神了。比如种蒜,要盖地膜,蒜要一棵一棵的从地膜里搞出来,纯手工的,特别烦。我小时候发现了一个诀窍,根本不用一棵一棵的搞,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只需要用力砸下去,大部分的蒜就能砸出来,但是农民怕把蒜砸坏。我反正不怕,我从小跟着父母干活的时候,就用我的铁拳砸下去,有时候用一根树枝,每一种生物都要接受铁拳的惩罚。因为我用砸的方法,我父母小心翼翼的,结果我比他们做这个活要快很多,毕竟我看到蒜芽就来一拳,他们看到芽像宝贝一样呵护,他们以为我小孩,手比较灵活。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没任何区别,最后长的都一样。我在长大了以后,才告诉他们我从来都是来一拳把蒜芽砸出来,他们还挺惊讶的……还有种蒜的时候,农民执着的要把蒜的头部向上,我当时认为,无论向上还是向下,肯定能长出来,所以,我就随便放,管它是正的反的,如果反的,让蒜自己想办法,它总不能把蒜苗向地下长吧,后来我也发现,无论你怎么放蒜,即使你把它的头朝下,它也能想办法把头转过来。我觉得这是作为一棵大蒜的基本修养。我小时候还有农民听了专家的话,要给玉米人工受粉,当时我太小了,只能跟着家长干这种完全没用的活,你想啊,有蜜蜂,有蝴蝶,有风,还用得着你人去搞人工受粉么,大热天的,还要钻玉米地里,纯粹就是脑子有坑,后来大家发现,除了瞎折腾,没什么用,就不搞人工受粉了。农民么,总是在该善良的地方不太善良,在不应该善良的地方又过分善良,一句话,大部分农民干农活,是正的笨。
总之,由于盛田昭夫是富人,我认为他的那点苦难,不算什么。当然了,他可能一生都没意识到穷人的苦难是什么。盛田昭夫从10岁开始,就要参加家庭企业的董事会,他是将来公司的继承人,所以,他父亲坚持要他坐在旁边开会。
在他长大了一点以后,他的父亲给他了很多钱,让他去周游全球。这一点有点像司马迁的父亲,给了司马迁很多钱,让司马迁周游全国。关于旅游和读书,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还有另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这句话是明朝的董其昌说的。后来这句话被大聪明们修改成了流行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指路。
关于盛田昭夫的私人生活有多么奢华,大家可以自行找一下sony的书,如果找不到就去找一下红楼梦,当我看盛田昭夫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想到贾宝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他还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作为穷人,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富人家的样子,就不多说了,大家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好,实在不行,读不懂《红楼梦》,就买一本《小时代》。接下来,我想讲一下读书和旅游的事情。
之前,我总是觉得读书多的人,旅游多的人普遍要好说话很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这些人的想法保守了很多。我发现有很多人读书也好,还是旅游也好,并不是像司马迁,徐霞客还有盛田昭夫那些人,这些人怎么说呢?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发现别人的错误,无论什么书,他都以他的价值观来做出判断,像老师判试卷一样,这个对,这个错,结果看的书越多,你的答案起清晰,价值观越强烈。大家知道希特勒吧,这个伙也超爱看书,他一生读了1万多本书。有人专门研究他读的这些书,并且出版了一本书叫《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英文名叫《Hitler’s Private Library》。希特勒是真的爱读书,他建立的国社党的党员证上,在最后面是推荐这些党员读什么书。希特勒早年读过一些艺术类的书,毕竟他是学美术的,他还尝试写歌剧与小说,后来发现搞不了,就放弃了。转而读军事和政治类的书,如果他能从这些书中吸取营养的话,他应该不会成为这么大的魔王,但是呢,他读书是为了验证他的价值观。比如他看到甘地的书,甘地的作品一般比较平和,他就会在书上写评语,骂甘地是个笨蛋,什么非暴力,干丫的英国佬!如果他读到一些讲自由民主的作品,还有一些自由贸易的作品,要么在评语里加以嘲讽,要么直接跳过去不看,一方面是不相信,另一方面可能是看不懂。要什么自由贸易来赚钱,哪能比得上直接抢来得快?
希特勒最喜欢的哲学家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尼采,而是费希特。尼采的哲学是考虑的人类,他不是种族主义者,但是费希特是个种族主义者,费希特搞的那一套叫【德国例外论】,就是我大德国与你们那些国家是不同的,他主张德国无论从语言到思维上,都和其它的国家不同,有一套自己的德国模式。这正合希特勒的胃口,在费希特的著作上留下了过百页的眉批。他要求部下和德国人称呼他为元首,别的国家都称呼总理,总统,但是他让别人称他为元首,为什么呢?因为他主张德国无论从语言到思维上,都和其它的国家不同,有一套自己的德国模式。其它的称呼,都来自于拉丁语,但是元首这个词,是最纯正的德语。那到底有没有他所谓的德国模式呢?反正就算有,德国也失败了,据说在苏联轰炸模式,英国轰炸模式,美国轰炸模式的联合加持下,柏林承受了10万多吨炸弹的轰炸,被炸的没剩下几栋能住房子,看来啥模式也承受不住炸弹的轰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小胡子希特勒也不例外,他喜欢读种族主义的书。自己的床头书是美国种族主义者Madison Grant写的《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Race》,翻译成中文应该是《一个伟大种族的逝去》,在这本书里,他说犹太人,波兰人的存在,简直就是破坏神圣的白人血统。还有他特别喜欢美国造汽车的那个福特,福特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讨厌犹太人,目前我们今天传的那些段子,什么犹太人控制了这个会,那个会的,都可以从福特那里找到影子,希特勒也特别相信。今天好多中国人相信种族优劣的理论,而且还更推进了一步,即使是相同的种族,比如汉族,你出生在不同的地方,比如你是出生在河南,河北还是北上广深,就决定了你是不是个骗子,是不是个弱智,幸亏他们没有希特勒的能力,只能口嗨一下。所以读书多,如果是这种心态,读书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永远正确,最后成了希特勒。
旅游也是这样,有些人去外地旅游,去外国留学,最后觉得,别人的生活习俗,别人的文化都不好,转了一圈,还是家里最好。别人的食物不好吃,文化是糟粕,语言听不懂,最后安心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怎么看都是脚底下这片土地最亲切。希特勒也是如此,他去过很多地方,当年又学过美术,所以对艺术有自己的见解,他觉得,建筑还是柏林那种德意志条顿武士风格的好,其它的城市都是垃圾,他尤其讨厌地中海风格那种有圆弧的建筑。他喜欢那种直来直往的建筑风格,要把柏林建成世界的首都,最后他的手下奥斯邦把柏林不符合希特勒审美的建筑一顿拆。也不是说,小胡子一无是处,由于他饮食方面的审美观,他觉得吸烟不好,所以,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戒烟的国家,只是效果非常的差,在他的戒烟政策下,两年吸烟量增加了一倍。我觉得主要是仗打的越来越拉胯,把全德国人民愁得狂吸烟了。
开卷有益总体上来说还是对的,如果小胡子不读这么多书,可能当不了元首,毕竟一万多册书,一般人哪能读这么多?
我现在的观点是这样,如果一个人的三观是不正常的,他读书越多,旅游越多,留学越多,只会让他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加强版坏蛋。只有三观正常的人,他读书越多,旅游越多,留学越多,才能让他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加强版好人。
栋哥网站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