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诗是用来描述伟大的爱情的,主要是说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但是在中国,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找的爱情比牛郎织女还要好,尤其是现在牛郎这个词已经有了新的意义的情况下。
我觉得把这句诗用在沃兹和乔布斯的相逢上,也非常的贴切,因为这两个伟大的人创造出了伟大的公司。其实,如果这两个人没有相逢,说不好就没有苹果这个公司了,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一期我来讲一下沃兹和乔布斯相逢的故事。
上一期我讲了沃兹非常的聪明,所以,不用想,人家一下子就考上大学了,不像我,高中读了3年,又复读了3年,最后还是落榜了,只好去读了个成人技术学校。这个沃兹,高中毕业以后,就从四季如春的家乡,一下子到了科罗拉多去上大学了。在大学的时候,他就又想搞恶作剧了,然后写了个循环,就把学校的打印纸用光了,一年就用了五年的量。就这样,当我还在复读的时候,他竟然已经取得了留校察看的成就。我们都知道,沃兹是不说谎的,非常诚实,但是,这次他坚持没说谎,他直接没把这事告诉他爹,因为留校察看一年,他就直接转学了,因此,当我第二年复读的时候,他已经换到了迪安扎学院,离家很近,周末可以回家吃妈妈做的饭。
他又在这个学校读了一年,觉得学校的老师还不如他,因此,当我第三年复读的时候,他直接参加工作了,他就去了坦内特电脑公司当程序员了。在1970年的时候,这个沃兹就有事没事的在家里组装电脑了,他的组装电脑和现在的组装电脑有点不同,现在组装电脑比装积木还简单,当时组装电脑,是连主板都要自己设计。当时他还不认识乔布斯,他比较要好的伙伴叫比尔费尔南德斯,后者是MIT的,沃兹和他组建了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随机内存的电脑,当时的电脑都是使用磁芯内存,当时的电脑都是几百个芯片,但是沃兹和这个比尔,用了几十个芯片就搞定了一台电脑。
这个比尔费尔南德斯,就和沃兹说,咱们附近,还有个人比较懂电脑,抽空给你介绍一下。反正沃兹也没什么朋友,就答应了,比尔费尔南德斯所说的别外一个人叫乔布斯。在看了沃兹和比尔的这台电脑以后,两个史蒂夫就成了好朋友,事后,乔布斯说,在电子工程方面,沃兹的水平比我高!这是难得的评价。
这两个史蒂夫结识以后,经常在一起开发电脑,乔布斯负责指出前景和买食品,沃兹负责设计电脑。虽然这两人性格不同,但是有个相同点是,两人做事都比较专心,都没什么朋友,也不是什么交际花一样的人。所以,他们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搭配的,算是当时他们彼此最好的朋友。
在1971年,沃兹上大学的第四年,也就是我复读了三年没考上大学,上了成人技术学校学习成人技术,他呢,又换了个学校,他上了加州大学,直接读了个大三。人比人,就是气死人啊!在加州大学,他从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叫“蓝盒子”的东西,可以免费打电话。然后,沃兹就觉得这个东西好啊,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乔布斯,乔布斯对此也非常的感兴趣,两个人就制件了可以免费打电话的盒子,主要是沃兹制作,乔布斯卖这些盒子,两个人共同努力,赚到了不少钱。
当时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在读书。我那个年代,也有这种破解的方法,不过和他们的方法不同,我们那时候,有公用电话,就是路边那种电话。怎么破解呢?比沃兹他们要简单直接粗暴一些,就是一些大妈,拿个镐头,在公用电话后面,来两镐头,那个公用电话就坏了,然后,这些大妈会把电话线拉出来,然后接到自己带来的电话上。这个情景和超市买鸡蛋差不多样子,一群大妈,每个人提着一个电话,坐个马扎,排队打免费电话。当时我也想排队,但是年龄和性别都不太合适,就算了。但是,我还是研究了一下这个电话的事情。
我找了一些东西看过以后,发现远在沃兹之前,这个美国人民沾ATT小便宜的方法早就流行了。沃兹只是数以万计的撸羊毛大军中的一员。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发明各种哨子,各种盒子来打免费电话,很大原因一是美国人民素质不行,没有经过shzy改造,品德不行,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第二个原因,ATT的电话有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和如今经常被用来攻击网络的一些漏洞如出一辙,这可能也是人性的漏洞吧。我就说来话长,一期节目说不完这些漏洞,下一期再说。这些漏洞并不是设计缺陷,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的改进出来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漏洞没法避免。
电话这个东西,可能算是世界上最命长的产品之一了,从第一台电话到现在,可能在150年到200年之间,这个主要是看如何定义电话,我不去纠结这个,反正时间很长了,而且到现在还是一人一台。这个和人与生俱来的需求非常的切合,人总是想和其他人交流。到今天也是如此。
电话之前是电报,电报这个东西,我从来没用过,不过,我是80后,我上学的时候,语文课要写电报,这是一个常规考题,就是如何把一句话写成几个字,把湿货写成干货,从我做电台的唠叨来看,这个题我肯定不会做。电报是非常赚钱的行业,是按照一个字多少钱来收,我查了一下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西联电报公司,在1867年,一年发了580万条电报,收入是66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每年7亿美元。到了1875年,也就是8年以后,电报量又增加到了2000万条。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量,线路已经有点吃不消了。
因此,西联电报就开出了巨额的赏金,征集扩容的方案,如何能在现有的线路上,增加信息传输量。这个钱是1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美元,如果现在有人拍出个1000万来,我相信,也会诞生出不少科学家来搞这个科研的。当时也是,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有一个波士顿大学的教授,惦记上这些钱了,这个教授名字叫贝尔。
这个贝尔,当时还不出名,后来当然是名满天下了。他业余时间喜欢发明东西,并且还热衷于给聋哑人搞些发明。因此,他对声音比较有研究,毕竟他还是聋哑人的老师么。他老早就知道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我们的声带震动,会产生不同频率的音波,这些不同频率的音波,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来传播。因此,他就想,电报上只要能传递不同频率的信号,每个不同的频率代表一路信号,那么电报的容量就扩容了,这就是“谐波电报”的基本原理,只要完成了这个项目,这10万美金就是我的了,还当个P的老师啊!
然后,这个贝尔老师,就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旅。他找了一个资助人,分散风险,以防自己啥也没弄出来,鸡飞蛋打了,这个资助人叫哈伯德。贝尔在研究这个电报的时候,发现如果能传递几个波来扩容电报,那还不如把声音也直接给传递了。然后,这个哈伯德整天就是劝他放弃他要造电话的冲动,先把这个10万美元落袋为安再说吧。贝尔不为所动,就是要研究直接传递声音。他搞了三年,终于在1876年3月10日,他成功了!其实如果仔细看历史的话,当时,有好多人做了不同版本的电话,我认为主要是当时的科技水平达到了可能制造电话的程度。贝尔这个版本的电话,用到了铅酸蓄电池,用到了铂丝,还用到是电阻和扬声器。这也是后来贝尔版本的电话,有个官方的名字叫“可变电阻送话器”的原因。
有了这个东西,贝尔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把这个电话卖给西联电报公司,这个专利卖10万,还有以前扩容的奖金也是10万,也就是20万刀,相当于今天的2000万美元。结果,西联电报的总裁说花10万买这么个东西,简直就是搞笑,不买!所以,贝尔就又和他那个资助人商量,人家不买,要不你再出点钱,咱整个公司,商业化得了!这个资助人也不是太有钱了,但是,他能找到更多的资助人,在1877年的7月,贝尔公司开张了,只有一条线路,在波士顿郊区铺设,然后做了几次广告,终于有一个人愿意试试。电话这种东西是这样,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有电话,就没什么用,因此,贝尔公司承诺,作为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可以和贝尔公司打电话,起码有个人说话。
当时的电话是点对点服务,如果你想和你二舅家打电话,那好,你和你二舅家对拉一根线,如果你又想和你三姨家打电话,再对拉一要线,再接一个电话,这样,你家里就有两个电话了,红色的给你二舅,黑色的是你三姨。如果你家里亲戚多,那好,可能要15个电话,每个电话都对应一家人,点对点么,连电话号码也不用,拿起来就打,前提是你能记住哪个电话对应哪个亲戚。非常直接的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这就是电话最初的样子。电话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电话网,这个时候,什么盒子也没用,你想免费打电话,基本不可能,因为你打给人家的二舅或者三姨,没什么意思。当时的费用是每个电话每年20美元,线路是每英里收费150刀,相当于现在的2000-3000美元。当时比较富有的家庭,家里有60-70个电话,一屋子电话,比较NB。
但是,这有个问题,你想和你三姑家打电话,但是,你和你三姑家没有线路,当时的解决方法是只能和你三姑家接线,然后家里又多了一台电话机,紫色的。这是个大问题,然后,贝尔公司也想解决。
贝尔公司就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解决到最后,出现了一个大漏洞。这个漏洞,就是日后沃兹和乔布斯造盒子的基础。下一期,我尝试讲一下,这个电话网络,是如何从一个又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最后搞出来了一个大漏洞,而且这些漏洞的利用方式,至今也存在于我们的互联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