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大清王朝的电报是什么样?

本来这一期是要讲美国无线电流行以后,美国电台初期是如何的混乱的,但是最近有几位朋友加我微信和我讨论,当时大清政府有没有电报和无线电?这个当然是有的,大清是在思想上落后,在技术上远比在思想上领先。毕竟大清讲究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无论是军舰还是电报还是无线电和火车,大清的水平在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说慈禧太后当年坐的洗车品牌叫杜里埃,这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没有之一,全手工打造。这车和同时期的英美贵族是一模一样的,这辆车是直隶总督袁世凯送给慈禧的。

在电报上也是如些,大清不仅有当时世界上长度最长的电报网络之一,长度超过1万公里,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报机,能发送中文。中国也有电报加密手段,不是明文的,比如说李鸿章去和日本谈判的时候,也就是马关谈判中,老李和伊藤博文谈判,一边谈,要一边拍电报报告皇帝,共发了54个电报,全部被日本人破解了。 所以自己的底牌已经被人看到了,根本没法谈。这一期讲讲大清国发展电报的故事。

其实与绝大部分外国技术一样,大清人就这样,比如玻璃,比如火车,比如电报。大清都经历了大体类似的心理过种,先是抗拒,后来接纳,最后觉得已经反超了,最后的最后也类似,觉得自己的电报技术领先全球要烧包的时候,有独特的加密手段,洋人万万不可破解的时候,又被人一拳头干趴下了。

这一期我就讲讲这个心理过程,先从抗拒期讲起。

可能大家认为大清落后的不行,实际上在电报这方面,大清其实并没有落后太多,1844年,当时是道光2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码,然后开始兴建电报。在20年后,就传到了亚洲,大清与日本算是同期接触到电报,可以说是同时期见到这么个东西,日本一直比较“崇洋媚外”,所以直接就开始搞了,但是大清一贯是以“天国”自居,完全搞不清楚情况,就没搞,找了N多理由,反正洋人的东西,没什么用。

比如说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蒋益沣认为电报这个东西,肯定有问题,至于什么问题,应该是妖术,否则不会传递信息。而且大清“政贵从民所欲,治贵因地制宜,电报等西洋器物,不过技艺之末,无关治道。”

浙江巡抚马新贻强调,富民强国,只能靠发展农桑,“一切求之在己之本务”,电报之类末务,于中国之大计难有裨益。 这意思也就是以农业为主,搞这个没什么用处。 江西巡抚刘坤一认为,火车电报,“以中国之贸迁驿传,固无须此”。 这个能论证出中国的驿站比电报好。不止这些当官的这样想,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血统的也大都这么样,比如醇郡王爱新觉罗· 奕澴进而指出,电线等器物“尽可一概不用,无损于国计民生,有裨于人心世道”。爱新觉罗· 奕澴已经是最开明的人了,至少还知道电报是个啥。这些人都反对电报,更别提下面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了。没过世面的也都是大官,不是说的老百姓。比如下面这位。

怕“破坏风水”的。1875 年,工科给事中陈彝在一道奏折中认定,“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即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乎?”一旦搬出“忠孝”两字,举朝之内便无人敢于抗辩了。基本的意思你拉电报就是不忠不孝。后来就传的更邪乎了,有人说电报里其实是鬼,在电线里来回跑,传递信息,有人见过有个鬼不听话,从电线里跑出来,直接给你全村人都病了,得了瘟疫。

主要的争议点是其实是:修了电报会不会惊动祖先和风水,会不会把破坏大清的命脉。

但是洋人不管那个,直接就给修了一条,和修铁路一样。在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只有约 14 公里长,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大清是可以随便办报纸的,不用审查,结果报纸上一通骂,说到了晚上,火车经过的地方能听到地下的鬼叫,可以说是祖先显灵了。大清与英国驻沪领事谈判购买吴淞铁路事宜。怡和开价 30 万两白银,中方官员费尽口舌,最终以 28.5 万两成交。一成交以后,连夜就把这14公里铁路给扒了。

电报也是如此,外国人不能在陆地上建,你们想建的话,就从海里,而且不能上岸,就在海过搞个船,反正要做到电线不上岸,不能惊动了我们的祖宗。所以,中国最早的电报全是洋人建的,从上海到香港,上海这边是一个船,不能靠岸,想发电报去船上去发。

大清也有开明人士,比如沈葆桢,这个人是活动的扛把子,如果大家不知道他,肯定知道林则徐,林则徐是他亲舅舅。再加上当年没有计划生育,也不存在什么近亲不能结婚,林则徐有个女儿叫林普晴,就嫁给了他。也不知道见面应该喊林则许岳父呢还是喊舅舅, 好纠结。没见过这种情况,如果听众有和自己表妹结婚的,可以留言给我答疑解惑,我曾经留言给一个叫粗哥的听众,听说他就是和表妹谈恋爱的,结果他直接把我拉黑了,我真是虚心求教的,他的冷漠凉了我求知的热血。

再来说沈葆桢,他认为大清应该办电报, 沈指出,敷设电报铁路,事同秦筑长城,当下不为世人认可,但日后价值必现。 1870年大清在英国公使的多方请求下,终作一定让步,允准英人敷设中国沿海海线。沈就此向大清建言:“闻电线之设,洋人持议甚坚,如能禁使弗为,则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予以辛工,责以教造,彼分其利,而我握其权,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 沈正式呼吁中国自已建电报,并提出招商引资的方案:在主权这种原则问题上,一定不能退让,要由我发起,为我所有;至于怎么建这种具体的技术问题,反正我大清两眼一摸黑,不会也不懂,大清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可让洋人教我们制造,我们能提供需求肯市场。沈认为,这个方案虽有一定让步,“彼分其利”,但是就大局言,“我握其权”,中方受益更多:“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各种事情我们用起电报来也方便,用小利引老外进来,进来教会了我们,我们再把他们赶出去。反过来看,如果大清不自己拉电报,光让洋人架设,“则遇有机密事务,彼一二日而达者,我十余日尚复茫然,将一切机宜为之束手矣”,可见这样对我来说更加的不利。

这种算计显然是沈葆桢太幼稚了,他根本不懂大清皇帝的心思。大清皇帝根本不在意这种屁事。有那些闲钱,自己建个园子不香么?搞什么电报,吃饱了撑的。于是,他的奏折就没了回音,但是皇帝肯定是知道了。

当时,中国也不是没有理科人才,比如六品通事融王承荣自己自学成才,造了一台汉字电报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他也上奏折,想搞电报,当然,这种事情远在修个园子这种事情之下,也没了下文。大清主要还是自己爽,修电报这种事情,又费钱又没什么收益,肯定不做。但是后来有了一个小转折,非常小的转折。

在1874年,日本侵占台湾。虽然日本和大清同时期接触电报,但是小日本学习能力强,不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吸收能力很快,人家的军队里就用上了这个东西,大清这边还在做梦呢。日本都侵占台湾3个月了,信息才传到福建,福建又去确认一把,发现,我操,真占了,又2个月过去了,然后开始用驿站传信息,每个直属部门都要搞个确认,等着大清决定派兵,这边又得准备,搞了快一年。以至于李鸿章于此慨叹:“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 

这件事情对大清的影响有多大呢?基本没什么影响,以大清的国土,大家后来也知道了,这里给一块,那里给一块,没什么影响的,再说了,台湾在啥地方,皇帝肯定没去过。仍然置之不理,你们爱咋说咋说,反正我是不想建电报的,我留着钱修园子。 在大清,清流翁同穌那是相当的有魄力,谁提修电报修铁路,户部的钱直接给你停了。 工科给事中陈彝和郭嵩焘曾经去看了一下电报,没说建,仅仅是看了一下洋货,好奇心太重了,然后朝野内外纷纷指责这两个就是卖国贼,所这两个直接整懵了,看也不行。 “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这时候就要有最NB的项目经理出来了,他能直击用户的痛点,这个项目经理叫黎庶昌,他是大清的外交官, 曾任清驻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参赞,两度出任驻日本公使。 他上了一个奏折,里面不像前面那些迂腐的人,说什么家国大业,而是直击痛点。皇帝唯一的痛点是什么?就是屁股底下的位子换个人来坐。黎庶昌的奏折写道:“ 中国幅员万里,驿路远者月余方达,倘遇“盗贼窃发”等事,应对常需数月。“有电报则信息通,有汽轮车则转运速,可以处堂户而坐制万里之外”。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清的土地这么大,万一有人要造反,你数月才知道消息,就问你怕不怕?“ 骤有水旱盗贼,朝发夕闻,则无虑有奸民窃发称乱者。”你修了电报,有了监控,有造反的人,今天早上造反,下午你就知道了,马上就能干死丫的。

大清么,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皇帝和老佛爷一听有人造反,再想想自己屁股下的位子,脖子上的脑袋,突然间有钱造电报了。钱也有了,也不怕坏风水了,而且专门挑一些偏远地区修电报,哪里有可能反叛,哪里就先建电报。于是大清一下子出来了N多电报,遍布中国的每个省份,每个省都有至少一套电报系统。每天24小时像打卡一样通报有没有人造反。

晚清的思想家、实业家郑应观写了一套书,名字叫《电报新编》,可以说是第一套汉字编码。这终于完成了观念的转变,只要皇帝说能建,一窝蜂的没几年就把电报建好了,总长度达到10000多公里。大清成立了一家官办公司叫宏远,我年轻时候有个足球队叫广东宏远,借着大清修电报的东风,一下子赚了很多钱,造铜线,造电报机,可以说是当时大清最NB的公司了。而且还研发了大清国独特的电报机,不仅能发中文,还能加密,确保信息安全迅速的发出去。

然后,大清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了。先是抗拒电报,后来一窝蜂的建了1万多公里电报,底气足了。底气足了以后,就要打一下试试啊。要不修这些电报干啥?其实他们没搞清楚,大清皇帝修电报,枪口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比如把电报修到全国各地,100%不是为了和洋人打一架,而是为了防止内乱发生,让皇帝老儿脑袋搬家的。当时电报线路比较好的地方是云贵,广西这些地方,一看就不是为了和洋人打的,洋人也不会去那种地方,虽然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家没事去看什么桂林山水啊。

但是,这些官,自己建了电报以后,形成了一错觉,大清的军力太强大了,电报建的越好,这些地方的官员就越烧包,比如云贵总督刘长佑,他提出了一项伟大的计划,要进攻日本本土,把日本人干掉。“ 简大臣宿将有威望者,起东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临库页岛,别命一军出朝鲜以扼其西,而后选明习韬略,娴熟水师之将,由宁波、定海率舟师趋长崎以攻其南。倭人离贰已久,必当自溃,即负隅抗拒,而我朝师武臣力必无挠败之虞。 ”当他的这个计划被李鸿章这些人质疑的时候,说战线这么长,从东北到广东,如何协调兵力, 
云贵总督老刘一拍胸脯说:“我们有电报啊!”这么有底气,说的好像电报是5G一样牛逼的技术!

浙江道监察御史丁振铎也是类似的论调,特别有底气,说我们搞了20年,跟洋人打一架,稳赢。

这种话说的多了,最后连自己也相信了,好像在云南,贵州修电报是为了打洋人一样,后来一开战,中法战争很快就签订了《中法条约》,我上初中的时候,历史书上说中国打败了法国。当时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打败了法国,还要赔法国6000多万两银子?是不是证明大清有钱啊,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叫《中法战争史》,作者叫廖宗麟。其实中法战争中,大清还是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处于优势,不过确实在冯子材的带领下,以3万清军,打败了小2000法军,史称镇南关大捷。但是这场战斗非常局部,无关大局,法军的主力部队有2.5万人,重新集结之后,就又打回来了。这场战争开战前有电报的功劳,要不根本不会开战,没底气,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又好像没电报什么事情。

另一个事情就是大清对自己的电报太过自信了,就是前面讲的,认为自己的电报局有不可解密的电报技术,独步亚洲。实际上,还是有点自大,都被日本人破解了。

至于大清引以为豪的高科技公司宏远公司和亚洲第一的电报局,大清还把这些高科技卖到了越南,朝鲜这些国家,当年还是比较硬气的。我一直想看看他们的下落,实际上,可能类似于北洋水师吧,论战舰,数一数二,论水分,也数一数二吧。一打,也就很快垮了。 《左传》里一直讲“邻之厚,君之薄也”,大清只是这个无限循环中的一次循环罢了。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