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Microsoft开发word的故事(下)

现继续来讲word的故事,上次讲到西蒙尼在决定从施乐离开以后,就去找了一个人做推荐,这个建立了3com公司的梅特卡夫就把他推荐给Bill Gates,然后两人见面以后,梅特卡夫就把这事给忘记了,西蒙尼自己一个人去了微软,Bill Gates不知道这事,就去陪日本的客户了。西蒙尼就很崩溃,幸好有微软的二号人物接待了他,这个二号人物就是后来微软的CEO鲍尔默。这成了一场面试,幸好西蒙尼的名气非常大,又加上他在施乐做的Bravo软件有很大的影响力,鲍尔默和Bill Gates都认识他。

等到Bill Gates接见完日本的客户以后,西蒙尼要坐飞机回旧金山,没有时间了。Bill Gates得知以后,就说:没有时间了,快上车,我送你去机场。在去机场的路上,两人相谈甚欢,一边开车,一边讨论,同时两个人都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所有人都要用到电脑,像Bravo这样的软件一定会是最重要的应用软件。西蒙尼回忆说:他同Bill Gates的讨论非常好,解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同时车也开得非常稳。Bill Gates决定过两天去加州回访西蒙尼。

回到加州以后,Bill Gates果然来找他了。这个和栋哥的经历非常不相同,我每次去面试,别人都说:我们非常赏识你的才华,你是个好人,请回去等我们的电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是,这个西蒙尼显然有不少刷子,肯定不止两把,Bill Gates来了。在1980年11月的一天,两人是促膝长谈,一边谈,西蒙尼一边用自己开发的Bravo写备忘录,大概写了4页纸。在交谈完以后,Bill Gates邀请西蒙尼加入微软。西蒙尼没有当场答应。比较历害的人,不怕找不到工作,就像诸葛亮一样,你得来三次再说。这个西蒙尼又总结了一份报告,写在一页A4纸上,再次确认了一下,可能像诸葛亮一样,要确认刘备有没有雄心一样吧。在得到了Bill Gates确定的答复以后,他才答应加入微软。

这份A4的纸上,可谓是微软的备忘录,让我们看看当年微软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远见。当时微软只有40个人,公司只有一个可以赚钱的产品叫Microsoft BASIC,这是当时微软的一个编程语言。当时微软还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更不要提有什么办公软件了。不过,这份备忘录上,却已经指明了微软的方向,要拥有一整套产品线,从操作系统到编程软件,再到应用软件,而且这些软件要完全兼容,并且都要有一致的名称。其中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编程环境。我们来当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话,就可以看出当时这几个元老多么的有远见。

在见面以后不久,微软签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合同之一,在1980年11月,微软公司和IBM公司签订了一桩交易,微软向IBM公司提供一个操作系统,以确保这个大公司能够在1981年进入个人计算机行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微软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因此,微软花了2.5万美元,购买了86-DOS这个操作系统,出让方是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这个2.5万美元只是授权费,西蒙尼认为应该买断所有的版权,而不仅仅是买一个授权,Bill Gates采纳了这个建议,在1981年6月,又花了5万美元,买断了86-DOS的版权,改名为MS-DOS,一个月以后,IBM的个人电脑问世。这个故事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件事有些人觉得Bill Gates做的不地道,有些人觉得Bill Gates就是个天才的企业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但是无论如何,微软长期以来的战略,都是按照在1980年11月的Bill Gates和西蒙尼当年的那张纸在执行。在那份备忘录里,还指出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个人计算机软件业务:一个是办公市场,一个是家庭市场。而且在备忘录里,还给未来的操作系统起好了名字,按照型号+年份来命名微软的软件。比如Windows 95, 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这样的,当然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有windows 95了,我用的第一个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 95。在以前的时候,微软的操作系统升级是个大事,操作系统一升级,我们就要去更新硬件,否则没法跑,那时候都是自己组装的机器,买不起品牌机。好像现在不是这样命名了,以前微软3-2年就升级一个系统,现在windows 10出来以后,好像操作系统就一直叫windows 10了,不换了,就他了。

除了写字的办公软件,备忘录里还提到了要开发一个和VisiCalc一样的电子表格软件,还要有一个数据库软件,这也是后来他主持的微软的Access软件。还提到了要开发一个和苹果竞争的操作系统,这也是后来的Windows软件。西蒙尼被Bill Gates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程序员之一”。Bill Gates说当时的想法是软件和硬件不相同,当时大部分人不是这么认为的,只有找到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才可以开公司,西蒙尼是最佳人选之一。在1981年2月,西蒙尼以高级产品研发总监的身份加入了微软,负责应用软件的研发。西蒙尼回忆说:当时公司没有单独的应用软件研发部门,公司有一个叫Multiplan的软件尚且在最早期,这个本来是和苹果公司的VisiCalc来竞争的。但是这个Multiplan与西蒙尼的想法有太大的差距,而且微软公司希望这个Multiplan软件要能运行在多个平台上。我再多说一句,当时的微软和今天的微软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市场的中心是苹果公司,所以,微软想要这个Multiplan能够运行在苹果机器上,因为微软当时非常弱小,如果不跨平台,根本卖不出软件去。当时已经有了专门为Mac出的电子表格软件,一个叫VisiCalc,还有一个叫Lotus的电子表格叫Lotus 1-2-3,这个Lotus 1-2-3是把全部的身价压在IBM这边。

这样就成了一个这样的局面,苹果那边出了一个专门为VisiCalc的软件,IBM这边出了一个叫Lotus 1-2-3的软件,微软是两边下注的人,一方面想让自己的软件跑在苹果上,另一方面想让自己的软件跑在IBM上。这种脚踏两条船的事,看起来很美好。然后,西蒙尼的团队想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就像Java一样,先开发了一个虚拟机,然后让这个软件跑在虚拟机上,这个方法看起来非常好,而且自己的胃口也很大,就和100多个厂商签了合同,其中有IBM,NEC,Digital等等。这样的结果却让微软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这个Multiplan运行的太慢了,Lotus 1-2-3的运行速度是Multiplan的5倍。速度成了取胜或者失败的关键。在后来Windows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以后,微软会给竞争对手使用一些速度不快的API,自己使用一些速度很快的API,也让包括Lotus,网景在内的不少公司根本没法在windows操作系统层面上取得胜利。

大家可以看一下,微软的windows取得成功以后,就再也没有大型的面向个人用户软件公司取得成功了。因为windows是微软的主场,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主场优势,随便搞你,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行业,他就进去了。只要赚钱,微软会不惜血本的进去,反正他有主场优势,软件跑分你肯定跑不过他,而且他还和你比流血,不管你卖多少钱,我免费给你用。所以这个策略搞死了不少公司,包括Lotus和网景,还有Borland。一直到后来,互联网出现了,但是微软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就错过了,出现了Yahoo和Google这样的公司,手机行业也错过了,Apple这个曾经被他搞的半死的公司,又在Jobs的带领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个西蒙尼在施乐的时候就已经开发了一个字处理软件,在微软,只用重新再做一次就可以了。这会有个问题,施乐肯定会起诉微软啊。只是把Bravo再写一次就可以了,重新起个名字叫word。在1995年,图灵奖的获得者巴特勒兰普森加入了微软,他看过Bravo的代码,也看过word的代码,他说这两个软件就是一样的,使用了相同的数据结构,相同的设计架构,相同的思路。

没什么问题,这个wor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word所采用的技术不仅仅是影响了office,还影响了windows系统。在法律上也给微软增强了很多,为了防止施乐起诉微软,微软的律师可谓严阵以待,严格的保护着西蒙尼,并且在第一年内不让西蒙尼开工写word,而是写那个失败的Multiplan,至于是不是这样,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如果微软说的是真话,第一年西蒙尼没有开发word,而是全职开发multiplan,那么,word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搞定了。1983年11月,word发布,一下子成了windows上销量最高的软件。

这就是微软开发word的故事,现在word仍旧是最流行的软件。

「这一期就到这里了,还有就是如果大家觉得我这个电台可以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是给我点点广告什么的。还有一件事是不要催我做电台,做这个东西真的是花半天时间,我只能周末时候,或者下班早的时候录音。因为这个电台如果网易云音乐或者喜马拉雅电台上的数据不假的话,可能有1万多人听,就算他们有假期,除以5,也有2000人收听。这2000人有多少人会去点广告呢?大概20个人会去点广告,所以,我每期能拿到的钱就是20块到40块之间。如果他们没有做假的话,可以是500个听众,会有1个人去我的公众号文章下面点广告,如何做假的话,他们做假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能100个听众会有1个人去点广告。所以,大家去催我的时候,希望语气缓和一点,又不是说我一定要每周都更新。

另外我还有一个收费的视频课,最近讲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历史,如果想了解更多软件故事的话,欢迎去收费的听,那里我能做到每周更新一个小时左右的视频。网址是lmzdx.com」

5 1 投票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