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0 王浩——上世纪华人在计算机理论界的天花板

在上个世纪,中国大陆搞社会实验太多,搞科学实验的时间与精力不太够,所以,在计算机方面出的成果实在是非常有限。上一期电台讲到的王浩,也是因为从西南联大跑到美国去读书,然后收到了他父亲催促回国建设祖国的信件。王浩跟他父亲关系非常好,他收到信件之后,第一反应是写信的这个人不是他父亲,因为他父亲不会用这种语气写信。于是,王浩决定不回国了。

我无意推演他回国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但是,可以看看他的父亲吧。他的父亲叫王祝晨,是我老乡,山东人。是山东现代教育的先驱,跟胡适齐名。王祝晨是民国时期山东著名的教育家。当胡适、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运动的时候,王祝晨作为山东第一师范的校长,在山东大力推广白话文运动,这一时期,胡适与王祝晨来往频繁。1920年,王祝晨曾写信给胡适,信中讨论新式标点符号的问题。

胡适与王祝晨来往最频繁的时期是1922年10月前后。这一时期,民国政府在济南召开教育会议,邀请胡适参加。王祝晨作为济南教育界的名流,自然与会,这一期间,他们曾同游济南的名胜。下面这一段是我从网上抄的,是胡适写的日记,应该是他写的。

1922年10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写到:

九时,到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与祝晨、湘溪诸君同去游黑虎泉及千佛山。黑虎泉甚平常。千佛山很好,山上有寺,有隋开皇时造像。我们爬上山顶,可望见济南全城、黄河及泰山的一角。我们坐在山顶上大谈,很高兴。回到寺里,又大谈。一时半下山,到和丰楼吃饭,又大谈。

之后,胡适还写过一首关于大明湖的诗,诗的名字就叫《游大明湖》。这首诗是胡适写的白话诗,并不是很出名,我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看看胡适的水平:

哪里有大明湖!

只看见无数小湖田,无数芦堤,

把一片好湖光,

这里缺少一座百丈的高楼,

使游人把眼界放宽,

超过这许多芦堤柳岸,

打破这种种此疆彼界,

依然寻出一个大明湖。

在写《大明湖》的所有诗里,这首显然算不上什么好诗。不过,胡适的这首诗现在不成立了,可能有人读了他的诗,觉得这一句“这里缺少一座百丈的高楼”,怎么滴,我山东盖不起楼么?现在一座超然楼已经在大明湖畔拔地而起。这个楼比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都要大很多,大家别觉得那些楼有文化底蕴,别逗了,都是才修的。这超然楼要追溯历史,也是宋元期间就有的,如果觉得不够古老,我认为还可以再提前1000年,再找历史学家考证一下,3500年前,是不是姜太公在大明湖的超然楼前钓过鱼?我觉得喝点more time,组织个历史学会,把全国著名的学者叫一起,发个文章,这事肯定能搞定。

所有《大明湖》的诗里,有一首是上下五千年都无法超越的,他就是山东诗仙张宗昌写的《游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无论是从意境,还是从鲜活的生命力,张宗昌无疑完胜胡适。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豪放,又婉约。而山东诗仙张宗昌无疑做到了,尤其是一戳这两个字,直接让诗人入画,我都能看到一个童心未泯的军阀,拿着一根棍子,在大明湖上,戳一只蛤蟆。

当然了,我也不是贬低胡适,他这样的大文豪,还轮不到我这样的人来贬低他。毕竟“尔曹身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胡适也曾经写出过媲美张宗昌的诗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两只蝴蝶》,我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一展文豪风采: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张宗昌的《一只蛤蟆》,胡适的《两只蝴蝶》,是我心中白话诗的两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不仅如此,胡适还曾以杜威的名言来给山东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题辞。题辞中胡适写到:“把儿童生活本能挖掘出来,这就是小学教育的胜利!”后来,胡适跟王浩在美国有一场争论,在电台里就不方便讲了。

王浩的父亲后来被打成了右派,天不假年,去世了。他父亲去世后,他要回国参加父亲的追悼会,可惜,他当时已经是美国国籍,是不能回国参加的。王浩的爸爸是一代教育家,他的学生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写《有的人》臧克家。

如果王浩回国的话,大概不会取得什么成就,说不定比他爸还要惨,毕竟他爸没有出过国,还是比较清白的。而王浩先去哈佛,又去剑桥,再去IBM,当时回国,别说打死了,骨灰肯定给你扬了。

王浩在国外,研究了一段时间计算机之后,觉得没什么大意思,最后还是去研究哲学了,其中他的一大爱好是研究马克思,基本上,我看过他的文章,人很聪明,但是基本上是个离岸爱国者吧。他没经历过什么痛苦,他自己的一生都在最高位,所以见过的最大的痛苦可能就是今天的牛奶竟然不是新鲜的。他写过一些文章,比如《中国之行的几点感想》,被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在1991年的时候,王浩接受张奠宙教授的采访,又问起了他写的那些文章,张奠宙教授问他:现在怎么看这些文章?他回答:当然有许多错误。我是搞逻辑的,只有前提正确,用逻辑方法推出来的结论才能正确。我当时看到的事实不全面,前提不对,文章自然要出错了。

说实在的,有影响力的大人物不能犯错。你们这样的大人物一犯错,直接让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小命都没了。用《我爱我家》的台词:你爷爷一犯错,我爷爷就要饭。说实在的,能要饭的,还算不错了,就怕方圆千里,连饭都要不到,只能饿死了。

跟王浩差不多经历的,有一个叫吴文俊的,他是解放前去了法国读博士,响应国家号召,回国在北京大学当了教授。在特殊的年代里,研究肯定是做不下去了,他被迫去了北京无线电一厂当工人。他跟王浩是好朋友。他的资料我看不懂,虽然我大学期间,学过数学,但是他的研究领域跟我离的实在是太远,所以我不知道他的成果。

这两期,主要是讲人工智能一个比较小的领域:自动定理证明。这个领域,目前来看,已经是半死不活了。这个领域没法通过堆硬件来创新,也没什么人愿意打钱给这个行业,就算打钱,这些钱也没什么用。因为机器定理,一上来就把人类能证明的定理差不多都用机器证明了一遍,然后发现,人类能证明的,机器也能证明;人类证明不了的,机器也证明不了。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就算是有人突然,或者有机器突然证明了黎曼猜想,或者证明了NP问题。无论是数学界,还是计算机界,还是人工智能界,都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呢?就算人工智能突然给证明了一个极难的数学问题,人类也没法验证是不是正确的,因为那个档次已经上升到只能靠人工智能来验证人工智能的阶段了,几乎没人类什么事情了。

你可能不相信,这么说吧,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下围棋,只要是人类,就不可能赢得人工智能。那什么才能赢得人工智能呢?靠更厉害的人工智能才可能赢人工智能。而围棋,相对于黎曼猜想,NP问题,难度要高数千倍。

只要是个人,学习个半天,就能掌握围棋的规则。但是只要是个人,你想读懂入门黎曼猜想,入门NP问题。非常聪明的,要经过至少12年的正规教育,一般聪明的,大学毕业能看懂,如果不太聪明的(我觉得占人口的98%),一辈子也搞不明白黎曼ζ函数是个啥。 机器人下棋,虽然我们搞不懂他怎么就赢了,那机器人来证明黎曼ζ函数,我们甚至都搞不懂他在搞啥,所以,更无从得知他有没有证明出来,即使机器已经证明出来了,人类也没法你围棋一样,比较直观的看出结果,到底赢了几个子。

所以,这个行业也许很重要。但是,对98%的人,不如看抖音重要。所以,我不看好人工智能的自动证明这一领域。

5 1 投票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CJZhang
7 月 前

2024给栋哥恭贺新春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