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 0011 – 《第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谈为太史公

了解历史,洞察人心。欢迎收听《史记》第11期,这一期开始讲《史记》这本书的最后一篇。

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讲《史记》最后一篇。如果你听过我前面讲的《史记》内容,你就会明白,司马迁写《史记》的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什么要传承中华文明,而是他说的“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他写这本《史记》,最主要的是要留名于后世。让世界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叫司马迁。

中国有很多出名的书,是不知道谁是作者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金瓶梅》作者是谁,至今没人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也很有争议,在胡适之前,没人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但是胡适考证以后,论文这本书是老曹写的,于是大家就抱大腿。实际上,《红楼梦》可能的作者至少有50位,只是99.99%的人不关心这个,也不读书,知道曹雪芹就不错了。《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很多人认为不是吴承恩,认为是元代的汤显祖。还是那句话,我们99.99%的人不关心这个,能读完四大名著的中国人,实际上凤毛麟角,我个人估计,可能1%不到。我接触的人有限,肯定不超过10人,我接触的还算是读书很多的人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就算你写了书,后世也不一定知道是你写的,可能几百年以后一考证,成了隔壁老王写的。但是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在司马迁身上。对《史记》作者的讨论,仅限于这本书被人修改了多少,有哪些可能是司马迁他爸爸写的,有哪些是司马迁写的。虽然有诸多妄人,认为《史记》是中国最大的伪史,但是还不成气候。以后会不会宣传《史记》是伪史,直接从24史中给删了,我也没信心,毕竟在中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只是说目前,2021年,《史记》还是24史之首,作者还是司马迁。

之所以《史记》的作者没有争议,是因为司马迁聪明,他把自己写进去了。他的历史观是从古代写到今天,不像是后人,什么本朝人不写本朝史,司马迁没这毛病,就一直写到司马迁,他给自己写了一篇列传,这篇列传就是第《史记》的最后一篇。

这一篇文章非常的重要,除了他把自己写进了历史,还设置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以防止别人把他的书给毁掉。为了防止书被毁掉,他做了很多工作,毕竟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管理这些书的,也可以算是半个图书管理员吧。图书管理员没事就看书,都挺NB的。他管理书,他知道后世的人会怎么对待他以及他的书,于是他抄了两份,并且在文本中埋雷,让别人知道有没有人修改他的书,他做的不错,至少他的书流传下来了,我们也知道有人修改了他的书,这就够了。我们研究一下怎么埋雷的?

可能听众里有很多人不是程序员,如果是程序员就好办了。程序员都了解,如何判断一个文件有没有被人修改?就是算一下这个文件的哈希值,如果两次不一样,那就是被人修改了。司马迁也用了几种方法,第一种,他数了一下他整本书有多少个字,然后记录在这里。然后,他还给每一篇文章写了一个总结,也写在这里,通过这两种方法,给修改都制造一些困难。当然了,司马迁去世以后,那些修改他书的人,活干的都不太仔细,反正皇帝让烧就烧,让改就改,也就不在意这里面有多少雷了。所以,流传下来的书,我们通过字数就知道肯定改了,通过每篇文章的总结,我们也能知道这篇文章肯定改过了。因为每篇文章,都在这一篇中,由司马迁亲自做了总结,所以,如果你只想读《史记》的干货,只看这一篇就好了,绝对的干货,这一篇涉及了所有文章。下面开始读《史记》的原文:

昔在颛顼(zhuān xū),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从这段话开始,司马迁开始讲他的家谱。也不知道他怎么考证的这么详细,大家姑且一听就好,因为我觉得,不一定是准确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在追家谱的时候,不止他自己,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黄帝,所以呢,追着追着就追到了黄帝。这有点类似目前生物界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人类的时候,他们认为人类的起源具有单一源头,通过线粒体追到了人类的故乡在非洲,我也不懂什么是线粒体,司马迁估计也不懂,大家听听就好。我只是类比一下,司马迁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黄帝。你不相信就算了,反正我也不太相信,因为黄帝也是爹妈生的啊,为什么追到黄帝就不追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

在古代颛顼帝的时候(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爸爸叫昌意,他在高阳这个地方建国,当了七十八年皇帝),他任命南方的首长,这个首长名字叫重,掌管天事,任命北方的首长,这个首长的名字叫黎,掌管地事。这里在天事与地事,大家领会一下意思就行了,应该是与祭祀相关。到了唐尧虞舜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后代,就是原文所讲的重黎之后,这个后是后代的意思,仍旧掌管这天事与地事。看来是接班的,其实尧舜禹之间,也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讲。到了周朝,被封为程伯侯字休甫的,也被称为程伯休父,也是他们的后代。

到了周宣王的时候,(周宣王是个平均水平的君主,也是个SB,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只要你是君主,就可以随便SB,周宣王怎么死的,当时的人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只要是掌权者,如果死的很窝囊,那就不讲。比如君主只是犯了点小错误,史学家会记录下来,以证明自己很刚正不阿。但是如果君主已经是个脑残了,犯的错误已经突破了底线,史学家这时候就会帮君主掩饰。周宣王就是这么个情况。司马迁也是如此,只要突破了儒家的底线,司马迁难以把这件事情用儒家理论批判了,就不写了。比如周携王,在史记中一个字都没提。儒家最希望把古代描述成为人人相互之间让,让贤。什么孔融让梨。儒家是有强烈等级制度的,一会儿就有司马迁讲什么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但是,人的本性不是如此,而是竞争,有皇帝大家都想抢,于是就出现了你当君主,我也想当君主,这才是常态,因此就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携王和周平王互相不服。后来正史就故意忽略了周携王,虽然有,但是儒家不能忍这种事情,就用鸵鸟的思维忽略它,假装没看见。)周宣王怎么死的呢?有个神奇的说法是,他是在大白天被一个穿红衣服的鬼给杀死的,一箭射了个透心凉,我是不太相信的。

周宣王时期,周已经是要死的鱼了。我读历史书的读后感是这样的:当一个朝代要灭亡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死了,如果大家在河里抓过鱼的话,每个朝代都差不多这样,就是鱼已经被打捞上来了,不会一下子死,而是会隔一会儿挣扎一下。翻个身什么的,会恢复一点活力,比如什么宣王中兴,让你误认为有救了。但是,仅仅是回光返照,因为鱼的宿命是死亡,上来个君主,可能会有短暂的回光返照,但是,99%的君主都是无可救药的SB,最后肯定是要死的。

我们来学习一下,司马迁的老祖宗是如何做出抉择的。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在周惠王和周襄王的时候,司马迁的老祖宗,移民了。有个成语叫“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十六计走为上。司马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上一句是:司马氏世典周史。我们可以推测出,司马迁的祖先,在周一直从事书籍管理工作,至少算个文化部长什么的,但是在周朝要死鱼乱跳的时候,依然选择了移民跑路。如果后代的儒家,比如司马迁穿越回去要去教训他们一下的话,可以跟他们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有些事情,不要听他们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怎么做。

晋中军随会逃到了秦国。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每一个人在《史记》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这个随会就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我再讲一下。如果我只是说晋国有一个叫随会的将军跑到了秦国,如果你不了解,就可能以为也不过如此。随会是个在当时非常重要的人物。在中国,对大人物最重要的事情是夺权,第二重要的事情才是赚钱。如果你只有钱,没有任何权力,下场一般会比较惨。有权力的标志是谁掌握军队,谁就有权力。历史书就是一部争夺权力的书,而不是一本讲如何赚钱的书。

大部分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要加入一场竞争,如何夺取权力,而不是儒家所推崇的让。权力没有让的,只有夺,而且是你死我活的那种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随会这个人,当然也要加入权力斗争,要不然,我们就不知道这个人了。随会加入了立下一代国君的斗争,但是,第一次不太幸运,站错队了,这个就比较麻烦了。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下场一般来说,是要死的。如果失败了,这事又不能道歉,你难道要回去和得势的那一方罚酒三杯道个歉么?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碰到这种事儿,也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先保住小命,以后成不成功再说,如果死了,那肯定不成功,如果不死,至少有成功的机会。显然,很多人没吸取经验教训,比如项羽啊,非要自杀,自杀个毛,先跑了再说。不要瞎听现在的鸡汤,该跑就跑,该怂就怂。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一样句话: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句话的意思是“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比如有一棵韭菜很勇敢,站的高高的,咔嚓一下子就被镰刀收割了,如果有一棵韭菜勇于不敢,趴地下,很柔弱,勇于不敢则活。

而司马氏入少梁,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氏这一族又去了少梁。为什么单独提了一下少梁呢?因为司马迁出生在这个地方,少梁,现在陕西境内的韩城市。继续读原文: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kuǎi kuì)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这一段讲了司马氏从周移民到晋以后,又继续分散。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在天涯了。有些人去了卫国,有些人走了赵国,有些人去了秦国。看来是整个家族一起移民的。去了卫国的人,有个叫司马喜的,做了卫国的中山相。在赵国的,因为剑术非常有名,可能会什么独孤九剑吧,其中蒯聩(kuǎi kuì)就是这一支的后人。在秦国的,则是司马错,曾经和张仪争论,后来秦惠王就让司马错带兵伐蜀,把蜀国灭了,灭了以后,就在当地做郡守。

古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看来是真的,你看司马迁的祖先,移民以后,混的还行,如果在周,说不定就灭族了。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就像现在有些移民的,一部分放美国,一部分放加拿大,一部分放澳洲,一部分放英国……司马迁的家庭也是开枝散叶,壮大了。继续读原文:

错孙靳(jìn),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kēnɡ)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

司马错的孙子叫司马靳,跟着秦国将军白起做事。少梁后来改名为夏阳,少梁这个城市见证了几百年历史的变迁,当年的重要的地标式城市,见证了晋国、秦国和魏国三个国家的兴衰。我曾经去过一次这个韩城,那里有一座司马迁的墓和祠,修建在一座悬崖上。所说是西晋时候修的。有两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一件事是那边有一种花椒做的酸奶,还比较好喝,在其它地方我没见过。还有一件事情是下面有两个村子,说是司马迁的儿子,还是大儿子,小儿子建的村子,改姓了。一个改成了同姓,一个改成了冯姓。原因是李陵之祸后,要避祸,就把司马这两个字分开,司加了一竖就成了同字。冯是马加了两点,就成了冯字。大家听听就好,当然了,我也不会去考证,毕竟,王莽就已经考证过了,他都没找到司马迁的大儿子,小儿子,我只能相信这些乡亲的话了。

中国人有时候挺搞笑的,非常崇拜这些名人,认为某些名人后代的非常多,比如岳飞什么的,都有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我认为最NB的司马迁崇拜者是一个宋朝人,他的名字叫柯维骐(qí),他喜欢司马迁,他要写历史,写的是《宋史新编》。由于他实在是太崇拜司马迁了,司马迁不是被宫刑了么,于是他把自己阉割了。有时候,中国人啊,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我见多了饭圈的操作以后,我就有点释然了,脑残是真的多。比如我也喜欢司马迁,不管《史记》写得多好,我都不可能像柯维骐(qí)一样,把自己自宫了。虽然我现在跟自宫了在生理上也没太大区别,但是在精神层面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毕竟阳痿是一种肉体上的病,因为喜欢司马迁而自宫是精神病。我只是阳痿,并没有精神病。

又扯远了,继续讲他的家族。司马靳和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这个以前我讲白起的时候讲过,以后再说他。后来白起功高震主,又不太听秦昭襄王的话,就被秦昭襄王给杀了。跟白起一起死的有司马靳。这两个哥们应该跑路的,结果没跑成,死了,司马靳应该学习一下的自己的祖先,移民,以后再说。司马靳就葬在一个叫华池的地方。继续读原文:

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kuǎi kuì)玄孙卬(yǎng)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

这一句还是讲得他的家谱,司马靳的孙子叫司马昌,在秦国做主铁官的。在秦始皇的时候,前面讲的那个蒯聩(kuǎi kuì),就是剑术很好,会独孤九剑的家伙的玄孙司马卬(yǎng),当武信群的将军,在朝歌这一代巡察。这个时候,天下大乱,天下大乱的时候,按照儒家的想法,应该是让贤是吧,但是所有人都不会让的。万一自己当了大王,不比让贤好得多?于是,司马卬也称王了,大概是司马迁的祖祖父,有一个称王的。但是很不幸,称王是称王了,市场规模没扩大,反而被刘邦给打了,打输了怎么办?投降呗,那还能怎么办?如果自杀了,就没有司马迁了。司马卬就投降了刘邦,投降以后的封地,也就归了刘邦,封地改名为河南郡。

跟现在的河南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地方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继续读原文:

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司马昌生了司马无泽,司马无泽做了汉长安市的市长。司马无泽生了司马喜,司马喜做过五大夫,死后都葬在高门这个地方。司马喜生了司马谈,司马谈就是太史公,也就是司马迁的爸爸。你看看人家的家谱写得,多顺溜。

通过这一段,我们大体了解了司马迁家族的辉煌历史,反正不是普通人家。这一期就先讲到这里,最后再说一下如何下载,在liuyandong.com上下载。

5 1 投票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