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到中国就会引起争论,有些人认为我这是黑大清,实际上,有些国家,你只要讲出事实,就是在黑它了,大清就是这样的。但是,我希望不必那么入戏,大清又不是你的国家,那是爱新觉罗的国家。除非你本人是爱新觉罗的后代,否则,真的不要自作多情。
至少,大清的皇帝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比如顺治皇帝曾经说过,“中国这块地方,能守就守,守不住的话咱就跑路”;康熙皇帝说:“朕非中国之君”;雍正皇帝也说过:“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乾隆皇帝也说,“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华之人”;更不用说慈禧老佛爷那句著名的“保大清不保中国”了。 在它们眼中,你中国人算个毛,就是韭菜。
既然引起争论 ,我觉得我还是要澄清一下,把大清的电报再说一下,尤其是密码这一块。其实这方面研究已经很多了,可能有些人对历史不关心,听说大清竟然有电报,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大清没那么落后,不光有还珠格格和四阿哥的爱情,大清的电报网络也是和世界接轨的,不但能通到日本,美国英国都有大清的使馆,电报还是挺发达的,随时能收到老佛爷的圣旨。
只是,大清发达归发达,还是老佛爷的那句话,“保大清不保中国”,大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至于说什么为国为民,那就别想了。大清的电报网是用来抓反清人士的,比如孙中山。孙中山写了一本书叫《伦敦蒙难记》,有空的时候大家可以买来看看。这是国父用英文写的唯一一本传记,当时孙中山才30岁,已经成了大清的头号反贼。电报起了重要的作用。
先来说说大清是如何泄露密码的。
是人就有缺点,人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骄傲。说起骄傲来,最近有个人如此评价我做的电台,什么都一知半解,但是非常热衷于输出,一点都不谦虚。在大清,也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汪凤藻,他是当时的驻日大使,英文、日文和中文都是能写书的。可能他写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英文语法书叫《文法举隅》。文章写的好,自然要秀一下,所以他有事没事就自己写文章,不用秘书,因为其它人都写不过他。其它的人,可能有代替自己写论文的写作秘书,自己只会念稿子。还有代替老婆的生活秘书,老婆基本不碰,工资基本不用。但是他没有,全是自己搞定。
这可坏了大事。要是他是个啥也不懂的白痴,小学生,作文写的乱七八糟,大字不认识一萝筐,那也不会泄密。
由于中文,日文都是他一个人搞定。一个人有才华,又占据高位,还自负,那就傻逼了。他写成中文,亲自翻译成日文,然后加密发送。再加上日本人天天恭维他,发长篇电报就像写作文一样,经常与日本的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电报往来。写的越多,日本人拿到的也就越多,中文,日文和加密后的电文都拿到了,于是,日本人开始比较、翻译,就把对应的密码都翻译了过来了。比如把日本转码成豆腐,把皇帝转译成白痴,总之,码表是彻底的被攻破了。然后,大清也是死心眼,密码再也没有换过。这种翻译方法也叫位移式密码,保密效果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中文,因为中文的汉字多,一位移,就搞不清楚了。
位移密码的缺点也明显,你得有一本密码本,密码本的问题和电视遥控器是一样的,经常找不到了。再说个事情,与电报密码本丢失有关的。在1912年,黎元洪给袁世凯发了一封电报,加过密的。袁大头收到以后,一拍脑袋,密码本找不到了。他想起了,他的亲信梁士诒(可能这个字是读yi,我得说明一下,我在电台里会读错特别多的字,主要原因是我文化水平不高,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用五笔打字。比如说,用拼音打字的话,只要知道怎么读就能打出字来。五笔打字只要知道怎么写就可以打出来。这两种都会有副作用,比如用拼音打字的话,经常会提笔忘字,用五笔的话,基本上是会写不会读。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个还在用五笔的老古董问一下,不管什么生僻字,只要拿过来,马上打出来,但是真不知道怎么念。)也有一份相同的密码本,然后这老哥连夜把密码本送过来。
袁大头拿出密码本,找了个单间开始自己翻译。结果黎元洪太罗嗦了,电报写了600多字。袁大头翻译了一晚上。这600多字的千方百语可以简化成一句话:杀了张振武。做大事的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二话不说,派人先杀了张振武。杀错了以后可以再道歉,说一句这是社会进步必须也必要付出的代价,我老袁给你平反了。武昌起义的元勋,打响了反清第一枪的人,被枪决。被杀的罪名是贪污公款,三天后,国会参议院开了个会觉得,有点太草率了,第四天就平反了。袁世凯和黎元洪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张振武的葬礼上,每人送了一个花圈表示哀悼。
黎元洪给张振武送的挽联:为国家缔造艰难,功首罪魁,后世自有定论,幸天地鉴(jiàn)临上下,私情公谊,此心不负故人。并且,还给了家属2000块大洋。并且在葬礼上大哭。
袁世凯呢,送了最好的棺材,给了家属3000块大洋,比黎元洪多1000块大洋。实际上,就是他俩把人家杀的。如果大家有玩政治的,可以参考学习一下。当然了,他们俩个的段位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高,段位最高的是让你自杀,自杀之后还要把家产都献给政府,请求政府原谅。政府说你是畏罪自杀,家产就充公了吧,骨灰免费帮你扬了。
再来说说大清的电报有多么发达,下面的内容部分来源于孙中山的《伦敦蒙难记》,至于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不知道。台湾的李敖反正说这事吧,不太靠谱。我不是李敖,大家听一听就可以了,李敖说孙中山在伦敦的时候给大清官员磕头,才保住一条命,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好像磕头的时候他在现场一样,亲眼见过。有个插曲倒是挺有意思的,《伦敦蒙难记》在台湾出版,当年老蒋还在台上,孙大炮肯定不能有负面新闻,当年又是活字印刷,一个一个的铅字,结果有个哥们脑袋走神了,把伦敦排版排成了敦伦,这意思全变了。王小波和陈清扬要敦一敦伟大的友谊,伦一伦伟大的友谊,这又敦又伦的,成了当年很大的政治事件!我的看法是,宁可相信孙大炮,我也不相信李敖。两个人的境界差太多。
当年孙中山还叫孙文,他组织了一次广州起义,结果失败了。大清肯定要追查他,第二天,孙文的资料就被发送到全世界了,这里的全世界是真的全世界。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欧洲,全部大清的使馆都收到了电报,相当于当年的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
孙文就是从澳门到香港,又到了日本,在神户把自己的辫子割掉,以示于清政府决裂。说起大清的辫子,《研堂见闻杂记》一书的作者认为清代剃发易服之祸并非出自执政者残暴,而是山东进士孙之獬贪图富贵的私心所造成。据该书所说,清朝入主中原后,衣冠一仍汉制。孙之獬主动剃发易服,希望能获得统治者欢心。结果满人认为他是汉人,不让他站在满洲人列中,汉人认为他穿着满州装,也不让他站在汉人列中。孙之獬又羞又怒,故而上书建议全面实行剃发易服。于是,大清才开始推行辫子这回事。孙中山在日本剪掉辫子,换成西服,与清政府决裂。
与我们想象的逃亡不同,孙中山逃亡的路上带着两个老婆,卢慕贞和孙科。一路上,大清都知道孙文的下落,但是以大清的实力和影响力,再说当年也没有引渡条约,也不能把孙文给暗杀了。除非进入大使馆,否则不能把人怎么样的。只能电报随时通报。到美国的时候,大清驻美国大使馆杨儒一个头两个大,只能花钱请私家侦探随时跟着孙文,行踪随时给大清通告。孙文在美国转了一圈,又带着两个老婆,路上还要写信给正在追求的情人,特别累。他又想去英国了。大清驻美国大使馆杨儒马上拍电报给大清驻英国大使馆的龚照瑗。龚照瑗在大清的时候,主要的业务是搞电报的,是李鸿章的人,此人搞电报,买轮船相当有一手,可以说北洋水师的舰船采购基本都是出自他之手,是李鸿章采购部的经理。
这人在欧洲吃的开,龚照瑗的下属邓廷铿先认出了孙文。孙文当时肯定用化名,但是这个喜欢显摆,他有一块金表,逢人就拿出来show一下,金表的背面刻着他的名字。结果这次装逼show金表,就给人识破了,马上就关到英国大使馆里了。然后马上拍电报请示大清是送尸体回去呢?还是送活人回去?
电报马上就收到了,孙文命不该绝。由于龚照瑗是李鸿章的人,只要是拍电报就是要钱买东西。所以,朝廷里有一些人对龚照瑗非常不满,他发来的电报一般都要当废纸扔掉的。当然这一封也不例外,就直接搁置了。龚照瑗那边热锅上的蚂蚁,你倒是说一句啊,于是,每天一两封电报的发过来,这边直接当废纸扔了一星期。
孙文买通了使馆里一个英国佣人,给他的朋友送了一封信,他的朋友立即通知了警察局。英国警察就把中国大使馆给包围起来了,连英国首相都被惊动了。大清大使馆在英国领土上乱来,这样一搞,就露馅了。
大清总是这样,电报好是好,后来总理衙门一看,龚照瑗发来了20来封电报,就丢在那里,没有送上来,这次不是要钱。总理衙门说不惜一切代价把孙文给搞回来。当然搞不回来了,经此一事,孙文的身份由5万上涨到了100万银元。
后来孙文成功以后,当年的邓廷铿,就是从金表上认出孙文的那个家伙,又来找孙文说能不能给个官做。我操,玩政治的,你就得这么不要脸。当年差点被你搞死,现在又来要官做。当时孙中山的下属二话不说要枪毙这个邓廷铿,孙中山说不必,没有什么道理枪毙他,做官肯定也是不能做官的。结果邓廷铿老先生来了三次找官做,三顾总统府。可能大家觉得他脸皮怎么这么厚,那可不,人家找了8房太太,脸皮不厚,能娶老婆么?在清末的时候,人人可以发电报,只要你有钱。按字数收费,最贵的是发到蒙古,两个字一块大洋,便宜的1毛钱一个字,出省加2分钱。如果大家学过计算机网络,应该知道单播和组播。IP协议把224.0.0.0 ~ 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都用做IP组播地址,一旦组播,组内的所有机器都能收到信息。电报也分单播和组播。组播还有个名字叫通电,所谓的通电就是我只要发电报,所有的电报都能收到一份信息。发个全国通电,那得要一套房子钱,一般人发不起,但是大富豪,大军阀是没问题的。
发通电的作用一般是做舆论宣传。效果类似于在微博买头条或者买热搜。最爱买热搜的当属康有为康圣人。他有事没事就要发全国通电,指点江山,钱很多,房子很多,老婆很多,6个老婆。在民国时候,大家已经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百姓见官员是不用下跪的。如果有官员被下跪了,被军阀知道后,在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是连审都不用审了,直接枪毙。而且阎锡山的山西是中国最早实现七年义务教育的省,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连衣服和皮鞋都由阎锡山买单,入学率平均85%。山西教育的结果也是明显的,连教育家陶行知都多次提过要向山西学习。
阎锡山宪政教育作为目标,阎氏说:“国民知识为民主立宪的根本,非教育普及不可”,义务教育虽不足以让民众立即知晓何谓“民主立宪”,但若没有义务教育,则在未来,民众也无从知晓何谓“民主立宪”,更谈不上知晓如何操作实践了。
山西的教育让山西人领先其它省份的人意识到了自己是个人。具体的表现就是山西人首先不再跪拜官员,随后不再跪祖先,再后来不再跪孔子。这闹成了当时的大事件,以至于袁世凯在举行纪念孔子仪式的时候,康圣人发全国通电讽刺山西人:“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子,那留着膝盖有什么用?”
这份全国通电迫使黎元洪、段祺瑞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体上还是理直气壮的绕着圈说,也不说应该跪还是不应该跪,总体上就是爱跪的就跪,跪的好,不跪的也好。这种踢皮球的作风让康圣人极为恼火。
鲁迅当年读康圣人“留此膝何用”的言论甚为不满,表示“走时的腿的动作,固然不易于看得分明,但忘记了坐在椅上时候的膝的曲直,则不可谓非圣人之疏于格物也。”还进一步调侃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斫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其格物都比康圣人精到,后人之爱不忍释,实非无因。所以僻县尚打小板子,去年北京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现在已经又过去100多年了,最近看新闻上说,哪个大城市由于学区房调整,在每平高达数万十几万的南方城市里,业主们去教育局门口跪磕头了。如九泉有知,康圣人的那封全国通电是多余的,中国人的膝盖怎么会没用呢?还是可以用来跪官的!
我以为你说大清是指后清,未曾想还真是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