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VisiCalc(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再接着讲一讲VisiCalc电子表格的事情,上一期讲到Dan Bricklin从他的师兄或者师弟那里借来了一台Apple II电脑,于是他花了一个周末就写了个BASIC程序,原文就是一个周末,我们普通人一个周末可能就是发发呆,牛人一个周末就能写个Demo程序出来。相关的例子是以前我讲过的在微软开发Windows 2000内核的卡特勒,他用了一周时间就做出了一个可运行的windows 2000内核,我在这个电台的第55期的时候讲过一些这个人的故事,喜欢骂人,喜欢怼人,最经典的语录是:谁TMD不能在一周内开发出一个操作系统?所以,大家不要太怀疑本文的作者,他说一个周末,可能真的就用了一个周末,毕竟他已经在其它的平台上开发过这个软件了,这次应该是类似于移植。

在访谈中,他详细的介绍了一些设计的细节,比如说没有鼠标,如何才能定位电子表格,他用了一个游戏的操控杆,这个操控杆只能要么是横向移动,要么是纵向移动,切换的时候,按一下操控杆上的开火键,这样就能移动了。但是后来这样还是太慢了,他又给这个操控杆写驱动程序,发现在Basic语言上,还是不够快。所以从他的描述上来看,这个家伙啥都能干,又能玩游戏,又能写软件,连游戏操控杆的驱动程序都能写,全才。后来他没有使用操控杆,但是也没有鼠标给他测试,当时的鼠标才刚刚发明,太贵了,一般的电脑上没有鼠标,他就开始只用键盘,Apple II电脑上有两个方向键,然后他把空格键的功能映射成操控杆上的开火键。在经过了多次修改以后,总算是拿出了一个可以展示的版本。

于是他就拿着这个版本的软件向他哈佛的同学展示,刚开始的时候,每次运算大概要20秒钟,其中的10秒是用来发出响声,这个响声是一种提示用户,电脑正在工作,所以很慢,但是没有响声的话,用户干等会非常的的烦。同学们非常的开心,这个软件很有用处,其中有个同学叫约翰•里斯,提出了最多的改进意见,当然,这些改进意见非常的重要,改进的过程也非常的漫长,期间Dan Bricklin买了自己的苹果电脑,改进了快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他所有的同学,还有商学院的所有老师都成了他的第一批用户。后来商学院的教授干脆就用他的软件来出考试题目,这会很快的就出成绩。这让其它学院的老师很有兴趣,也开始采用Dan Bricklin的软件。当时的电脑大部分都没有软盘,性能也非常的差,只有16k字节的内存,当时他要花大量的时间优化软件,让软件尽可能的小。

在期间,他认识了一个朋友,主要是和他一起编程的同学,叫弗兰克斯顿,他们两个写软件,那个借给他Apple II电脑的哥们,他和他的老婆有一个公司叫Personal Software,先前主要是销售棋类游戏的,现在也来卖这个VisiCalc软件。因此这三个人算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个Personal Software是他们的软件发行商。当时写软件的情况和今天有些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Apple II电脑,并且Apple II电脑是个人电脑,用作开发机不好用,太慢了,他当时采用的方法其实每个人2000年左右的孩子都采用过,就是去网吧上网,租一台机器。当然他租的只是不是网吧,而是哈佛大学里一台性能比较好的大型机,每次租从晚上11点开始到早晨上班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人资费是最便宜的,其实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晚上去上网,大概是10块钱一晚上,正常时间上网,可能是2.5或者2块一小时这样。区别就是我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他们上网上为了开创一个事业。

就这样,他们几个人在大型机上开发软件,调试好了以后,再在苹果电脑上运行。苹果电脑公司知道了这个产品以后,觉得非常的好用,就打算在产品完成以后推广。这几个哥们并不是高枕无忧的,在访谈中说,哈佛的这些老师同学都知道这个软件,苹果公司知道这个软件,还有签了保密协议的Atari也看过这个软件,但是,他们不知道当时的巨头,德州仪器是不是知道他们的软件,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德州仪器知道了以后,直接把他们的想法copy一份,或者微创新一份出来。后来看起来这个是多虑了,这个软件上市以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响,没人意识到这是个创新的东西,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计算什么东西,毕竟能上哈佛的才几个人啊,上哈佛商学院的就更少了,哈佛商学院喜欢,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喜欢。

他们就开始联系杂志做测评,人家根本不理会,后来找了一个朋友关系的,在BYTE上写了一小段测评,这个BYTE杂志的人是其中那个借Apple II电脑的家伙的朋友,在他的婚礼上当伴郎,通过这层关系,他们才能写测评,结果这个哥们又没好好用,写的测评是他们没实现的正弦和余弦,他们只能赶紧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实现这个功能。虽然他们两个人没能一下子走红,但是他们还是决定进入这一行了,毕竟给人打工也不是长久之际,而且自己已经打了5年工了,早就烦了。

这个时候有房子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Dan Bricklin有几套房子,其中有一套他不住,就卖了一套,拿了一笔钱,买了一台分时系统的电脑,算是一台小型机了,两个人就算正式的加入了商业领域。他们对自己在软件有信心,但是对如何卖这些软件还没有什么好的经验。于是,Personal Software这个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各种会议上找人做展示,反正经验么,总要慢慢学,要知道各种各样的机器,哪一种机器卖的最多,就做移植。不可能是只有一个版本的软件,为了用这个软件,还要让人再去买一台电脑,后来这个软件就移植到了TRS-80这个机器上,这个机器在当时非常重要,是销量第二高的机器。然后他们又招了一个家伙,专门做移植的工作。因为他们已经买了一台分时系统,所以,要移植的话,要先在这个机器上做一套模拟器程序,这个程序非常不错,可以写一次代码,生成几个机器的版本,一直到IBM的微机出现,这套程序运行的还是不错。

在IBM要推出微机的时候,他们和IBM合作,但是IBM非常的严格,除非这个软件运行的非常流畅,否则不可能同步推出这个产品。于是,这两个人的公司,还有Personal Software,还有IBM后来达成了一个三方协议。随着IBM推出的微机,也就今天的电脑的祖宗,这个软件卖的越来越多,第一年就卖出了10万份,因此赚到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在中国有句话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尤其是在电影里,或者小说里,比如三国演义里,或者金瓶梅里都有这样的话。但是,要真正做到是非常困难的,有难同当这个可能相对比较简单,有福同享就难了。在ViciCalc卖的很火以后,Personal Software和他们两兄弟发生了官司,最终没有让这个软件继续火下去,在官司的打击下,Lotus 1-2-3上市以后,终结了这个软件和他们的公司。至于官司为什么会发生,现在也没必要去追究了,这肯定是一个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的事情,谁说都是自己有理。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止在中国难以做到,看来在外国也难以做到。我仔细想了几分钟,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的人是刘备,也是我的祖先。同期的其它两位,一位是曹操,当然了曹操个人非常有才华,但是如果想和他有福同享,难度很大,比如可能因为派系斗争像崔琰和杨修一样被砍了,或者因为你立场不坚定,像于禁一样死掉,或者像荀彧那样被逼着自杀。再来看看江东集团的孙权,像陆逊啊,张昭啊,也没法和主公有福同享,都是被冷落死的。

有福同享的,刘备做的真的不错。比如你投降了,像黄权一样,刘备不计较这事。人死了,像关羽那样,还会替你报仇。家人犯错误了,更是不用担心,像糜竺他弟弟出了事,刘备说: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泡泡澡、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根本就不在乎。所以,刘备可以说是称帝后,没有收拾老部下的唯一的人。

然后,这个第一个电子表格的事情就这样了,至于本文的主人公,Dan Bricklin在网上还是挺的活跃。要不然我也找不到他的资料,后来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好像还做了iPad上的软件什么的,他有自己的网站,名字叫Software Garden,有很多的访谈,而且他还有podcast,名字叫Dan Bricklin’s Software Licensing Podcast。

这些资料我都放在telegram的一个channel上,http://t.me/lmzdxcom,当然我也建了一个电报群,但是发广告的实在是太多了。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