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4 Unix史前史

在分时操作系统成为主流之前,我们主要用的是两种操作系统:批处理系统和单道批处理系统。

想象一下,单道批处理系统就像是最早的邮局。你把一堆信件(程序作业)交给邮局,然后他们按顺序一封封处理。一次只处理一封信,其他的都得排队等着。这种系统简单是简单,但问题是,你得等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回复(看到结果)。… 阅读更多

No.424 Unix史前史 Read More »

No.423 人工智能会取代程序员么?

简单回答是不,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软件工程团队。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道理其实也不难,你说现代医学能取代传统医学么?一个充满了专门卖假药给假医院做广告的搜索引擎可以被一个口头说不做恶,但是背地里也做恶,但是没有坏到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搜索引擎取代么?我的答案是一样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坏公司不会被好公司代替,甚至能达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最终劣币赢了。但是最终,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空里,大家要有点想象力,乐观一点。只是,可能会毁掉几代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阅读更多

No.423 人工智能会取代程序员么? Read More »

No.421 我也谈谈OpenAI最新的文生视频Sora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相信大家已经都知道文生视频Sora了,OpenAI最近放出来的大招。对我们来说是大招,可能对OpenAI来说,这算什么,只是个副产品罢了。网上的视频,基本上就是那几个,一个是一个女的,走在下雨的纽约街头。还有一个是一个四轴飞行器,飞过了一些古代的建筑。还有狗在雪地里玩雪,还有一个是一对情侣走路,还有一个是两艘船,在咖啡杯的风暴里航行。… 阅读更多

No.421 我也谈谈OpenAI最新的文生视频Sora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Read More »

No.420 王浩——上世纪华人在计算机理论界的天花板

在上个世纪,中国大陆搞社会实验太多,搞科学实验的时间与精力不太够,所以,在计算机方面出的成果实在是非常有限。上一期电台讲到的王浩,也是因为从西南联大跑到美国去读书,然后收到了他父亲催促回国建设祖国的信件。王浩跟他父亲关系非常好,他收到信件之后,第一反应是写信的这个人不是他父亲,因为他父亲不会用这种语气写信。于是,王浩决定不回国了。… 阅读更多

No.420 王浩——上世纪华人在计算机理论界的天花板 Read More »

No.419. 你可知道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华人,孕育了理论计算机科学?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华人对这方面的贡献是比较少的,毕竟那个年代,中国在社会学方面进行探索,当时没有精力搞计算机。我是说以前,现在当然很厉害了,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中药与计算机结合的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了,这个不必我多说。我是说以前,上个世纪。但是,有一位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华人,是真的开创了人工智能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自动定理证明。… 阅读更多

No.419. 你可知道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华人,孕育了理论计算机科学? Read More »

No.417 自然语言处理的句法分析流派

上一期电台讲的是1956年第一界人工智能大会——达特茅斯会议。在上一期电台中,我讲了日后不同流派都参与了会议,唯独缺少自然语言翻译这个流派。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很简单,自然语言翻译这个流派起步早,走的远,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人工智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了,后来就不同了,人们意识到,自然语言处理不仅是人工智能,而且可能是最先取得突破的那部分,当然了,这是后话,自然语言处理也是进了好几次ICU才抢救回来的,否则不可能有今天。… 阅读更多

No.417 自然语言处理的句法分析流派 Read More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