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最后一天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好好过吧。实际上,时间是人类自己发明的一种刻度,对老天爷来说,2019也好,2020也好,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前两年我还在年末的时候统计一下,做一个电台的总结,今年不想搞了。大概和去年差不多吧,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可能增加了3000-4000人吧,电台也可能有个几千人,我也懒得去统计了。
这一年来,有人赞赏,也有人谩骂,我也不是太关心了。在网络上,能遇到就算是缘分了,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也包括听电台的人,都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绝大部分人,包括我,也包括大部分听电台的人,又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小人物,都是一遍遍的被这个社会压榨,又一次次的试图反抗。我们能成为的样子,也许并不是我们想成为的样子。就拿我的电台和公众号来说,并不是我想成为一个普通话不标准,收听量几千次,公众号阅读量1000次的人,而是我已经努力了,但是还是这个样子。我们大多数人所过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而是不得不过这样的生活。
再来讲Intel的故事,都是别人的故事,有人好奇我做过什么事情,我没做过什么事情。虽然我在电台里讲过千百个角色,都是别人的故事。
Intel的诺伊斯和摩尔在接受别人投资的同时,他们也投资别人的公司,其中,他就投资了一个叫“微型计算机公司”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只有一个人,名字叫吉尔·哈特。再稍微的介绍一下这个悲催的哥们,之所以说他悲催,是因为他的小半生都在打官司,为了争夺微型计算机的专利,他要和后面我还要讲的几个公司和个人打20年的官司。这个家伙先是在Teledyne公司干了几年,是个天才发明家和幻想家,工作之余拿了好几个专利,然后他就开始幻想,如果能用可编程处理器来代替不同的定制电路,那肯定能做成一台新型的电脑。然后,他就画出了他幻想中的电路图,认为这事可行。大部分人想想就算了,他不,他直接在1967年辞职了。在1967年,那时候的电脑差不多要一个屋子那么大,这家伙账户上有2万多美元,买了几块面包板,就在家里做起了电脑研发的生意。别人的电脑像DEC,IBM都卖几万十几万美元,他说他要做一台2000美元的电脑,当然,没人会相信他,只有他自己相信自己。
结果在家里坐吃山空,他那2万多美元很快就花完了。没钱了就算了,他就又去找了个工程师的工作,先混着。他有个朋友是律师,就告诉他,你这玩意,搞不好能成功,所以我先给你把专利注册了,注册了专利以后,他这个律师朋友又给他介绍了几个投资商。吉尔·哈特本人对有人给他钱这事是一点希望也没抱,结果有两个人真的给了他9万美元,这两个人一个是诺伊尔,一个是摩尔,后来还把投资增加到了30万美元。
在得到了业界大佬的支持以后,吉尔·哈特很感动,就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诺伊尔,其中诺伊尔认为这个是创新,摩尔认为这钱是打了水漂了。这两个人很有趣,虽然现在一说就是摩尔定律,但实际上,摩尔差点把Intel给干黄了,是诺伊尔拯救的Intel,之所以诺伊尔不出名,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诺伊尔去世的比较早。
现在也很难说,至少吉尔·哈特的长达20年的专利官司也难以证明是不是诺伊尔是先知道了吉尔·哈特要搞微机投资的他,还是投资了他以后才想搞的微机,美国法院都没整明白,我就不说了。反正吉尔·哈特这哥们比较苦逼就是了,虽然他拿了几十万投资,路线也是对的,但是Intel的诺伊斯也要做和吉尔·哈特一样的事,这根本就没法竞争了。
我们再回到Intel公司,这里要提一个重要的人,他比吉尔·哈特要强点,但是如果只从金钱的角度上来看,他也没从CPU上赚到能体现他价值的钱,他的名字叫特德·霍夫,这个家伙名气还是挺大的,他被普遍认为是微处理器之父,当然了,微处理器之父和互联网之父有好几个,这个是比较公认的正牌微处理器之父。他是Intel的第12号员工。
再来说说他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叫珍贵。他1937年10月28日出生在纽约州,他父亲是铁路信号公司的工程师,所以他在17岁的时候,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专利,改进了他老爸公司的列车信号系统。他叔叔是化学工程师,结果他天天在他叔叔的实验室里玩,在没上化学课的情况下,去参加纽约州的化学考试,只减了5分,考了95。
他以所有课程全是A的成绩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老师就是硅谷的创始人特曼,在讲斯坦福大学的时候,讲过这个教授。当仙童公司有搞不定的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会向斯坦福大学求助,每次都是这个家伙来解决,所以Intel成立以后,就来找他加盟。作为第12号员工,他第一个项目就改进了诺伊斯的设计,他的技术主导了1103的存储芯片。
当时Intel也碰到了一些问题,虽然已经靠存储器赚钱了,但是赚得不够多,毕竟在1969年底的时候,Intel公司有100多员工,每个人都是高学历的科学家,薪水肯定不能少,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诺伊斯只能开源而不能节流,节流之后,这些天才科学家就跑了,开源的方法是,只要给的价格合适,Intel公司可以接私活,只要是你们公司搞不定的电路项目,Intel公司可以搞定。
结果真有一家日本公司找上门来了,当然了,这家日本公司没搞定的项目,Intel公司也没搞定,最后还退了60%的钱,但是产品却改变了Intel公司。这家日本的公司叫日本计算机公司。这家日本的计算机公司想做一台计算器,名字叫Busicom,要用到11个定制的电路,自己搞不定,让Intel来搞。这个项目由特德·霍夫来负责。这个日本公司有个硬性要求是,一定要把这种计算器,不是计算机,价格降低到3000美元。如果搞成了,就给10万美元,日本人比较讲义气,先把10万美元给付了。
有个说法是霍夫对这个计算器最有兴趣的是价格,当时同档次的计算机,比如写UNIX的PDP 7大概要10000多美元,这个3000美元十分有吸引力。然后他就一直思考如何把价格降低到3000美元。霍夫去一个海岛度假的时候,他想到了方案,我突然也想到了,我到现在一事无成,是不是因为我没钱去海岛度假啊。因为我事业无成,所以没钱,所以没法去海岛,所以想不出好的方案,所以事业无成……这就是个死循环啊!不管怎么说了,霍夫在海岛上想到了方案,他认为可以把那11个独特的电路做成一个芯片,然后以这个芯片为基础,再加上两个存储芯片,一个存数据,一个存程序,这样就能降低成本。
这个方案,和上面我提到的那个吉尔·哈特想法是一样的。更巧合的是,吉尔·哈特接受了诺伊斯的投资,他告诉了诺伊斯这个想法。霍夫是诺伊斯的下属,他也告诉了诺伊斯相同的想法。诺伊斯又是设计芯片的高手。霍夫的设计有四个基本元件,每个元件都是一块芯片。一块是固定的只读存储ROM芯片,这块芯片在计算机关闭时也能存储数据,相当于现在的硬盘,这块芯片存储启动指令以便在电源打开时启动机器。
一块芯片是输入输出芯片,这个可以从键盘,纸带,显示屏来输入输出信息。
第三块芯片是高速暂存存储器,也可以称之为RAM,随机存取存储芯片,用来在使用过程中对计算过程和数据进行临时存储。
最后一块芯片,也是最重要的芯片,这块芯片是机器的核心部位,也叫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机器的核心部件,是计算和控制的地方,由他来翻译并执行一系列指令。这块芯片不仅仅可以当计算器的计算芯片,也能给火车控制速度,给电梯控制开门关门。
再重复一次,吉尔·哈特想到了,并且开了公司要做这个事。霍夫也想到了,并且收了日本公司的10万美元要做这个事。后来的官司就是要证明有没有抄袭对方,这事交给美国法院吧,我就不乱说了。这两个人都有想法,但是也有问题,问题就是,都不会做。
Intel相对来说是有底气的,他们有钱,在这个项目上又砸了上百万美元攻克技术难关,但是当年那个只融资了小40万美元的光杆司令就比较悲伤了,他的公司倒闭了,他从此离开了企业界,只是又打了20年的官司,争夺CPU的发明权,当然,最后美国法院把这个专利发给了他,那时候他已经是个快60岁的老人了。
大家还记得上一期讲的那个意大利小伙子么,造出了MOS管的费格金,他的光辉历史才刚起步。他为了能拿到美国的永久居住证,必须要在仙童公司呆满两年,两年一到,诺伊斯开着车就去他家楼下等他了。人历害了,总是会有老板去开车接的。另一个有这种待遇的人是比尔盖茨开着车去borland门口接安德斯·海尔斯伯格,这个家伙是Turbo Pascal和Delphi的架构师,核心代码都是他写的。说句题外话,我写了好长时间的Delphi,我个人觉得这个Delphi还是挺好用的,虽然我已经十几年没写过了,写win32程序真的比visual c++好用,然后就来开出租了。我并不是梦想开出租,我只是被迫开出租。他被微软挖走以后,就开发了现在大家用的C#,有传闻说在1996年的时候,年薪300万美元,还有股票,可以无限制的使用微软公司的资源。
发明了MOS管的费格金被挖到了Intel之后,战局马上就变了。他来之前,是霍夫有想法,并且把想法变成了图纸,但是造不出来。他来之后,看了看图纸,就把芯片造出来了。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图纸上的芯片变成了可运行的芯片。但是,日本的公司却觉得进度被大大的延迟了,日本公司派来了一个叫Masatoshi Shima的工程师来大发雷霆。我们一般认为日本人比较文雅,但是这个Masatoshi Shima不是一般的日本人,脾气和我以前讲Sony发明playstation的久多良木健差不多,是个爆脾气。见到怂人压不住火,当时就把Intel怼出了血。
在这个关键时刻,诺伊尔,摩尔都搞不定这个火爆脾气的Masatoshi Shima了,意大利天才小能手展示出了自己不光能搞定芯片,人也容易搞定。什么都能搞,下一期就再来讲一讲费格金如何搞定Shima,并且两个人成就了另一段传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