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上一期讲到IBM的小沃森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已经成熟了。在1946年1月1日,他回到了IBM公司,当时他的父亲72岁,他32岁。他在IBM最大的优点是他是CEO的儿子,其它的一点亮点也没有。我们可以想一下,大家会服他么?实际上,没办法,普遍还都是服他的。为什么呢?我觉得只是因为他是创始人的儿子。
当时在IBM,还有一个功高震主的人叫查尔斯科克。IBM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大,肯定是有很多的人才帮助,这个科克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有功劳的人之一,大家甚至一度认为如果老沃森退休了,肯定是科克上台继续领导IBM前进。
我们可以花一分钟想一想,在历史上,有没有老板深深的佩服他的手下干将,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理的?实际上这种人不多,也许有,比如三皇五帝,或者我不知道罢了。比如明朝吧,朱元璋当了皇帝,他手下的大将,大家都知道下场如何吧?比如李善长被杀,刘伯温和徐达也应该是被杀,大将常遇春死的比较早。总之,朱皇帝爱自己的家庭远胜于爱自己的兄弟和部下。这在中国算是个常态吧,功成名就之时,先把自己的兄弟都处理掉,就看谁先下手。
人性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Motorola公司是,曾经名满天下的王安电脑是,很不幸或者很幸运,IBM公司也是。老沃森把自己的儿子招到公司以后,并且安排他儿子协助IBM公司最倚重的老臣科克。科克这样就很纠结了。如果他做的足够好,真的把小沃森培养的和自己一样好,那么小沃森就可以代替他当下任CEO,如果他把小沃森培养的不够好,那就是把未来的太子给锻炼废了,自己仍然有责任。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自己干得好也得走,自己干得不好也得走人。
小沃森是个暴脾气,他和科克没工作几天就烦了,他要求他老爸把科克开除掉,老沃森同意了。毕竟自己的儿子亲啊。老沃森在IBM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要是他的决定,总有大批的宣传部门给他唱赞歌。他长期以来是美国薪水最高的CEO,长期是一天1000美元。
当老沃森已经决定了要把科克开除以后,还有欧洲的业务要交接一下。就和我们现在差不多,我们辞职的时候,总得有一个月的交接时间。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也有例外,上一次我因为殴打老板被公司开除的时候,马上就走了,没有再给我一个月的交接期限,我本来想再多打他几顿呢。
这两个家伙到了欧洲,一去就闹翻了。小沃森是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去的,女朋友觉得交接业务不如走旅游爽。在法国南部,两个人就干了一架,当时小沃森33岁,科克42岁。随后的几天,小沃森去花天酒地了,科克心脏病发,死在了酒店里。科克这个竞争对手就这样败下阵来。
回去以后,小沃森的位子是不是就稳了呢?当然不是,小沃森还有个弟弟。按照中国的传统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是人家是外国,这事不那么按照规矩。西方对血统的重视没有中国人这么变态,英文单词的八月叫August,这个单词实际上是纪念一个人,这个人叫奥古斯都。这个人是凯撒的外甥女的儿子,凯撒有儿子的,和埃及艳后生了儿子,但是人家没传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给了自己的外甥女的儿子,奥古斯都也叫屋大为,后来还把凯撒的儿子杀了,按中国的辈份的话,杀了他表叔。我讲这个例子是说明,西方人不太在乎性别,辈分的,像欧洲好多女王,凯撒传给外戚,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所以,老沃森有两个儿子这事,对小沃森哥哥来说是个事儿,他的弟弟叫亚瑟沃森,不管学习成绩还是性格,都比哥哥沃森要好很多。当公司的科克因为心脏病去世以后,老沃森一直没下定决心把公司传给老大还是传给老二。反而是从外面又找了一个CEO来,这个CEO是老沃森的朋友,他俩个儿子都要身这个老朋友汇报。因为当时老沃森已经75岁了,身体不像以前那么好,而且他还摇摆不定。结果两个儿子在公司里闹别扭,影响也实在是不太好。老沃森又建立了一个公司,把IBM分成美国国内和美国国外,国外的公司叫IBM Worldwide,这个公司和IBM是平等的,只负责海外业务。这么一搞,哥哥管国内市场,弟弟管海外市场。两个儿子每人负责一块市场,实际上这样两个儿子都不爽,所以,到很后来两个兄弟才和解,弟弟后来负责IBM机器的研发,IBM 360在后期的时候负责人就是弟弟。
上一期说到,老沃森让IBM做了一台计算机出来要和兰德公司竞争,机器造出来以后,他没有再推进。小沃森同时也看到了这台机器,就问他爸爸这个机器怎么办,是继续做呢,还是算了?70多岁的老沃森认为太昂贵了,不要再做了,但是小沃森不肯放弃。
老沃森不同意,就没法搞这个事情。小沃森有办法,他有自己的庄园,他在自己的庄园里新建了一个实验室,雇佣了一批人研究计算机,他基于603电子乘法机,做出了很大的改进,首先研究出了604电子乘法机,这些机器制造了300台,以每个月1000美元的价格租出去。有了这次成功的试水,客户普遍反映这些机器比IBM的机械计算机要好用,这坚定了小沃森的信心。
在1950年的时候,他的实验室已经扩大到4000研究人员了。要维持这4000人的队伍,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消耗巨大的资金。恰好这时候,朝鲜战争又爆发了。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开始和苏联明争暗斗,尤其是空军,要保证苏联的原子弹不要空投到美国本土。这需要做防空系统,做防空系统需要大量的雷达和对这些雷达信号信号计算。我上一期讲了,小沃森在二战时期是空军那些将军们的司机,经常开飞机送这些将军去前线指挥所,这就让小沃森在空军有巨大的人脉,不少将军都坐过小沃森开的飞机。现在有个计算机项目,IBM又能做计算机,所以,很快小沃森就从美国空军拿来了10亿美元的合同,合同的内容是在美国本土造6个计算中心。
有了国家这10亿美元,可以比竞争对手有无数的优势。原来在IBM内部反对研究计算机的那些人也无话可说了,毕竟做这个不用IBM出钱,而且还是给美国空军做东西,你要是还反对,你是不是不爱美国啊?小沃森开始招聘更多的人来研究计算机,只是当时这个系统根本不叫计算机,名字是“防空计算系统”。叫计算机这事,要等到老沃森去世好几年才开始叫的计算机。
有了空军给的钱,还有大量的订单之后,小沃森为了不让公司的老古董JJWW,据说在公司里悬挂了莱特兄弟制造第一架飞机的照片。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搞的这个东西,虽然你们不懂,但是是和莱特兄弟的飞机一样重要。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确实是和莱特兄弟的飞机一样NB的。
在小沃森的积极进取下,IBM的销售额连连冲高,到了1955年,公司已经要冲击10亿美元年销售了。IBM有好几个型号的计算机,名字都是防空701,防空702,防空703这样的。客户都是空军,海军和大学,科研机构这样的,每个月收16,000的租金。因为不是面对公众的机器,所以这些机器都不为公众所知,如果问起公众,大家都还是认为兰德公司的UNIVAC才是最NB的计算机。其实,无论哪个指标,IBM的机器都已经超过了兰德的机器,这让小沃森非常的不满。
同时,我在讲IBM的第一期的时候就讲到了,老沃森和美国司法部关系始终不好。从他被司法部判入狱一年一直到他去世前,关系就没好过。当然,在1950年代,杜鲁门是美国总统,虽然我不是美国人,不能干涉美国的内政,但是我认为在1945到1953年他当的这8年美国总统,我个人认为他做的比较差。国外就不说了,只说国内,他在死磕IBM。为什么呢?因为他届政府,最喜欢怼公司,大公司小公司都是一副臭脸。他当政期间,ATT,IBM都被司法部调查了。IBM的老沃森本来年轻时候被司法部关了一年就来火,这下子又来了。
和多年后的比尔盖茨一样,当年的老沃森也选择了和司法部硬刚。老沃森花钱在全国的报纸上买下了巨大的版面,在报纸上打广告来证明司法部就是一群白痴。这显然也激怒了司法部。如果收拾不了IBM,那还混个屁,司法部运用了反间谍法,派出了反间谍分子,试图证明IBM有卖国行为,这件事让IBM知道后更愤怒了,于是IBM和司法部势不两立。
这种事情可能在其它国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美国这种事情并不是那么不可思议。一个公司竟然敢藐视司法部的规定,直接跟司法部硬刚。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才是一个纸老虎,IBM在这一轮硬刚中,和多年后的微软也类似,司法部没有达到分拆IBM的最初想法,只是签署了一些法律文件,对IBM进行限制。微软也类似,司法部并没有达成自己的最初想法,和一个私营企业打官司,政府都不能大获全胜,所以这也是美国政府是纸老虎的最好证明之一。
在小沃森的斡旋之下,司法部和IBM签署了一份协议,IBM将不会在未来垄断穿孔卡片机业务,将会在未来10年内削减穿孔卡片机的产量。当然了,美国司法部很高兴,IBM的小沃森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10年后,将不会还有人再使用穿孔卡片机。老沃森第一次向美国司法部低头,当然,原因是他爱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也太老了,时间将会带走他所拥有的一切,在他同意签署这个和司法部协议后的两个月,在1956年,老沃森带着他精彩的一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2岁。
他愿意为他的儿子扫清道路,不管未来如何,他都支持他的儿子。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哥哥小沃森完全掌握了IBM。
同样在1956年,福克斯报道了计算机的发展,这一年,IBM总共交付了1500台计算机,平均每天交付4.1台。IBM最大的竞争对手兰德,交付了500台计算机,平均每天交付1.4台。其它的对手,才刚刚发现这个市场。当所有人都发现这个市场以后,在资本的簇拥之下,大量的竞争对手会杀进来试图分一杯羹。
我在看外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时候,经常发现这一条毁三观的信仰。外国计算机的发展,根本不像是以前课本里学的那样,我以前学习的时候,总觉得科技的进步都是哪个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克服了N多困难,加班加点,终于取得了什么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结果在美国根本就不这样,美国人特别重视钱,他们是能从国家骗就从国家骗,能从我企业骗就从企业骗。现在也是这样,当这些公司发现IBM做计算机有钱赚,于是这些公司一下子热爱起计算机来了。
当然了,他们宣传的口号肯定不以是想赚钱,但是我个人觉得是,当时几乎所有能造打字机什么的公司,都开始造计算机了。都是拿IBM来山寨一下,以较低的价格卖。那时候知识产权还不够好,而且都是硬件,你IBM能造的,我们做兼容IBM的。一大堆我也不知道名字的公司一下子都来了。但是也吸引来了两三个巨无霸,比如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无线电公司也来了。当时福克斯统计说未来有3000家公司会因为计算机而成为价值25亿市值的公司。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估了计算机市场。但是对当时来说,有3000家公司会成功,自然会吸引远多于3000家公司做计算机。
当有这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就得拼质量和技术了。于是大玩家IBM开始在硬件上发力的同时,也在软件上发力。下一期将介绍一下IBM的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在硬件上制造了硬盘,另一方面在大型机上制造了IBM 360。这个IBM 360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在软件行业有最出名的书之一叫《人月神话》,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从事IBM 360开发的首席设计师布鲁克斯写的,我又不是卖书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看了对我这种人没多少影响,就像我看一本美国登月的书对我没什么影响一样。IBM 360总花费据说超过50亿美元。如果大家不想去看《人月神话》这本书的话,里面关键的思想就是,如果一个软件项目一个人十个月可以做出来,那么给你十个人,并不能一个月就做出来。就像一个女人用十个月才能生一个孩子,但是找十个女人,一个月也生不出孩子来。
现在IBM 360也在卖,只是名字不叫IBM 360了,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变化成了IBM zEnterprise System,IBM的东西肯定是非常的昂贵的,卖给银行什么的寻些不差钱的主。
下一期就讲一下IBM做IBM 360和硬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