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波澜壮阔的集成电路与芯片的故事(1): 仙童公司

又讲芯片了,我最喜欢IT历史中芯片的部分。在这个电台的前219期里,我已经讲了好几次芯片或者芯片相关的了,对我来说,意犹未尽。在前面的电台里,我曾经试图讲清楚如何用导线,继电器什么的构建一些逻辑门,然后再构建出加法器,锁存器,D触发器什么的,但是音频毕竟是音频,虽然我画了一些示意图,但是我没有讲清楚。这个想法也就一直存在心里了。这次又要讲到芯片了,我就想试试能不能做出来,也顺便给自己,给孩子留下点印象。所以这几天我没怎么更新电台,有时间就在家里和小孩做这些电路,实际进度比想象中的简单一些,可能以后会难一些,但是没关系,我觉得和小孩一边学一边做没什么大问题,现在已经完成了D触发器。我就录了一期视频,决定把重要的部件讲解一下,看看到最后会成为什么样子吧,我觉得是可以做出一台能算东西的电脑来的。我录了一期讲电阻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和B站上了,名字叫《忽软忽硬》,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也许我能完成这个项目,目前来看,越做越有信心了,我以为会特别难,实际上,河水没有牛伯伯说的那样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一期开始要讲芯片和集成电路的故事,和前几期讲DEC的故事差不多,芯片与集成电路的最初发展也是美国军方推动的。美国二战以后,赢的有点不知所措,经济繁荣,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把自己的黄金放在美国,让美国存着,因此,世界上绝大部分黄金都是美国的。而在世上其它地方,则不太平,比如匈牙利和苏联还在打仗,冷战也要开始,不论美国民众还是美国政府,当时确实还是有点飄的。在一边风景这边独好的歌舞升平中,一个小插曲出现了,直接让美国从自信变的不那么自信了。在1957年10月4日,一个美国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了一个信号,这种信号也不知道是如何发到美国的,后来,他们证实了这样一个信息,苏联发射了一颗叫卫星的东西,这颗卫星以28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围绕着地球旋转,也就是每秒8公里。一边转还一边以20.005至40.002百萬赫茲(MHz)的频率往地球上发消息。

美国的媒体骂美国政府是最狠的,苏联的卫星上天以后,美国的媒体给予了详细的报道,有些还给出了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能收到信号。这让美国政府脸上无光。在发现这颗卫星以后的一个月内,苏联又给了美国一记重拳,苏联发射了第二颗卫星,这次上去的不仅仅是卫星,还有个叫莱卡的小乘客。这下媒体更来劲了,把美国政府骂了个狗血喷头。美国政府马上做出了反映,说我们也能发射问题,不就是往天上射一颗导弹么,你们想看就射给你们看。两个月之后,也就是1957年12月初,美国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卫星,只不过从发射架上起飞到爆炸,只用了2秒钟。美国卫星爆炸的图像随着媒体传播了很远,一时间,美国已经不行了的论调开始广为流传。其实“美国不行了”这种话题,每过几年就来一次,虽然他一直很行,但是美国媒体总是唱衰美国,这事已经是传统保留节目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美国军方就找来科学家问问,如何才能上卫星上天,而不是在发射架上爆炸。经过广泛的讨论,他们发现,只要卫星和火箭的零件够小够轻,这事就不难做。苏联发射的卫星200多磅,如果美国可以设计出22磅的卫星完成相同的功能,那么美国就能成功。因为重量上的差异,苏联要使用威力巨大的分级推进火箭,美国打算把卫星装到洲际导弹上就能发射到外太空上。最后的问题就成了如何把卫星的质量减小到最小。当时美国已经有了晶体管,但是这些晶体管还是要一个一个的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样加起来仍然很重,达不到22磅的要求。

我再声明一下,这一期的内容和讲肖克利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叠,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听我电台的人都知道,我反复强调过,IT的历史最容易搞清楚脉络,首先是时间短,其次,就那几十个人搞出来的,他们从一个公司跳到另一个公司,然后搞一些东西,再跳槽,或者自己开公司,搞来搞去,就那几十个牛人最历害,都是他们搞的。

在20世纪末的时候,《洛杉矶时报》要选50名20世纪在经济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第一名是三个人并列,分别是威廉肖克利,他发明的是晶体管,还有两位是诺伊斯和基尔比,他俩发明的是集成电路,也叫芯片。他们三个人虽然谈不上是朋友,尤其是肖克利是诺伊斯的领导,关系不好,但是这三个人当第一确实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在讲肖克利的时候,讲到他办了个公司做晶体管,但是这个哥们做科研行,开公司的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搞的公司鸡飞狗跳的。然后下面的员工就想辞职,在1957年夏天,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的7个家伙到旧金山的一家酒店里,会见了两个投资者,这两个投资者的名字叫阿瑟洛克(Arthur Rock)和阿尔弗雷德科伊尔(Alfred Coyle),这两位投资者一会儿再说,先说一下这七个哥们,这七个哥们都是在IT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他们分别是戈登•摩尔(Gordon Moore)、C.谢尔顿•罗伯茨(C. Sheldon Roberts)、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 维克多•格林尼许 (Victor Grinich), 朱利叶斯•布兰克(Julius Blank), 杰•拉斯特(Jay Last) 还有金-赫尔尼(Jean Hoerni)。这些人,他们从肖克利的公司出来找工作,后来被肖克利称为八叛徒,这几个兄弟就是八叛徒之七,还有一个没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他的名字叫鲍勃•诺伊斯(Bob Noyce)。在讲鲍勃•诺伊斯之前,先讲一下那两个投资者。

这两个投资者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找上他们几个人的,而是这兄弟几个中,一个叫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的家伙,他爸爸是做证券投资的,亲儿子么,肯定会尽量帮忙了,他爸爸就给他介绍了一大群投资者,可惜没几个人愿意投资晶体管这个东西,没人懂。其中叫Arthur Rock的一个投资者有点兴趣,他自己来加州了。其实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这个家伙写的。他来了之后,他也没钱,他只是负责投资的经济人,自己是没多少钱的。后来他当然成了传奇人物,还上了时代杂志。这家伙见了这群技术天才以后,觉得这事可以做,他就找了30多家公司,结果没一个人愿意投资。最后,他才找到了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这个家伙有钱,原因是这个家伙他爸爸有钱。他爸爸和IBM的创始人Tom Watson共同建立了IBM公司,而且和Tom Watson有好几个孩子不同,谢尔曼费尔柴尔德是家里的独生子,计划生育的好处来了,别人的孩子股份一分,他自己全部继承,所以,长期以来,他是IBM最大的股东。当然了,他也不是那种花花公子,而是有技术的人,他发明了一种相机可以拍月亮,很多年后,中国也有一家公司发明了拍月亮的手机,区别就是,他的相机被NASA买了去,装在了阿波罗上,对月球表面进行拍摄,我们看到的早期的月球照片,就是这个家伙造的相机拍的。

所以,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就给了150万美元,可能得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美元吧。然后建立了日后闻名于世的仙童半导体公司。

还有一个小问题是,为什么那天去了七个,而不是八个呢?按照阿瑟洛克的说法是,他看到来了七个人,其中的尤金•克莱纳在演讲,毕竟是他父亲的关系么,但是讲得阿瑟洛克听不太明白,虽然知道这个技术很NB,但是真不懂。于是,他就问了一声,你们谁是大哥?结果这七个人说,我们的大哥没来,他是公司的总经理,他觉得背叛自己的老板不太光彩,不过你放心,明天我一定把他带来。

他们的大哥就是鲍勃•诺伊斯(Bob Noyce),日后获了诺贝尔奖。他出生在爱荷华州,父亲是个传教士,他的儿子从小就很有感染力,能够给外行人用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什么是半导体,为什么半导体拥有光明的未来。他毕业后先去费城的飞歌电子公司工作了三年,后来又加盟了肖克利的公司,凭借其出色的能力,最后成了总经理,也就是除了肖克利以外的二号人物,是这些博士们的大哥。这七个人回去以后,就去劝鲍勃•诺伊斯了,其中的罗伯茨一直劝到半夜,鲍勃•诺伊斯(Bob Noyce)才同意明天去见见那两个投资者。

第二天一早,罗伯茨开着他的面包车,拉上兄弟八人,又去了旧金山去见两位投资人,其中的阿瑟洛克回忆说,只要鲍勃•诺伊斯(Bob Noyce)开口讲话,其它七人就会安静下来,他是如此的有说服力。这两位投资者马上就被说服了,当时还没有任何的合同,两个投资者找来了10张1美元的纸币,说合同以后再说,先每人一张纸币,如果你想入伙,就把名字都签上。因此,两位投资人加上这八个兄弟,就在华盛顿的头像周围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投资协议以后再说。

这就是仙童半导体公司创立的历史,后来,当人们谈起硅谷,总会以仙童和HP为硅谷诞生的标志。仙童半导体之后成了硅谷所有公司的父亲,从仙童走出的人,创建了几百家公司,上市的公司就有92家。在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办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名与会者当中,未曾在仙童半导体工作的只有24人。

好了,下一期接着讲仙童公司的故事。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滚动至顶部